当海外捷报频传时,这家中国汽车出口冠军的董事长却因内部管理问题,向全体员工低下了头。
“过去奇瑞把员工的时间不当时间,非常不人性化。”在7月下旬的年中干部大会上,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面对公司管理层,首次公开反思管理弊端。这位带领奇瑞连续22年稳坐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掌舵人,将矛头直指企业内部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
就在尹同跃道歉的同一周,奇瑞宣布成为国内首个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辉煌业绩与内部管理问题的强烈反差,让这场反思显得格外沉重而真诚。
01 掌舵人的自省:一次直击痛点的反思
尹同跃的反思没有停留在表面。他坦承奇瑞长期依赖“人海战术”和“疲劳战术”,冗长会议和周末加班严重消耗员工精力,尤其对异地员工缺乏基本关怀。“非常不人性化”——这六个字成为他对过去管理方式的定调。
作为企业领袖,尹同跃没有推诿责任。在干部大会上,他向全体员工致歉,这在汽车行业高管中实属罕见。更令人意外的是,在后续内部会议上,他点名批评未落实“周末禁会”的部门,直言这是“价值观问题”,需要严肃整改。
这种坦诚源于尹同跃近期的管理觉醒。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他就曾以自省姿态直击行业痼疾:“奇瑞胆子比较小,总是跟着别人干好事,也跟着别人干坏事。” 这种直面问题的勇气,为他赢得了“脱口秀演员”的称号,也赢得了年轻受众的好感。
02 三条铁律:奇瑞向形式主义开战
反思之后是行动。尹同跃为奇瑞管理层制定了三条铁律:周末禁会、禁止无准备会议、禁止发言啰嗦和会议“拖堂”。这些规定直指企业效率低下的痛点。
会议时间被严格限制:经管会不超过2小时,其他公司级例会不超过1.5小时,非公司级会议不超过1小时。IT部门被授权在必要时可强制终止超时会议。
“缩减会议首先抓领导,让领导学会开会。”尹同跃要求管理层以身作则,践行“多下现场、少进会场”的工作方式。汇报材料必须由本人起草,禁止安排下属代劳的规定,直指形式主义作风。
03 业绩与人文:奇瑞的双重挑战
尹同跃的反思发生在奇瑞业绩突飞猛进之时。2025年7月,奇瑞集团销售汽车224,439辆,同比增长14.7%;新能源车销售65,357辆,同比大增44.1%。世界500强排名跃升至第233位,成为全球跃升最快的车企。
更令人瞩目的是,奇瑞刚刚成为国内首个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这些辉煌成就与内部管理问题形成强烈反差。
奇瑞员工对改革表示欢迎:“过去经常加班到很晚,周末也被会议占据。现在公司提出精简会议,让我们有更多时间休息和陪伴家人。”这番话背后,是2024年员工爆料的“896”加班制——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以及“345策略”:3人干5人活拿4人工资。
04 行业破冰:汽车业反内卷浪潮
奇瑞并非首个向职场内卷宣战的车企。今年3月,比亚迪率先在车圈打出反内卷第一枪;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发布内部信,提出减少会议规模、告别PPT文化等措施。
汽车行业的内卷程度触目惊心。数据显示,国内一些车企每月加班时长最少20-40小时,最高的达70-100小时——相比国外车企的0-20小时,最高翻了五倍。部分新势力车企员工每月加班相当于多出12个工作日。
尹同跃将管理改革与战略转型结合。他多次呼吁车企不要“卷价格”,要加大创新和研发投入。奇瑞已调整战略方向,不再单纯追求销量排名,而是注重品质和服务升级。
“告别唯销量、唯速度的急功近利,多比一比品牌、创新和管理变革。”尹同跃在行业论坛上的呼吁,揭示了汽车业竞争本质的转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