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09EM-P五座版上市降4万,销量为何依旧平淡
前阵子碰见邻居老李,他刚换了辆车,问我对领克09 EM-P怎么看。说实话,这车自2021年出来那会儿,我就留意过。中大型SUV嘛,冲着家用去的,但卖得一直不咋地——最高那个月也才两千多台,大多数时候几百辆晃荡。我还记得去年有群友调侃,说这车要是早点出个五座低配,也许能火一把。
今年5月18号,真让人盼来了五座Max版本,上牌价27.58万,不过官方又整了个限时焕新价23.58万,看着挺诱人。可没想到,这么大力度一砍,到头来五月只卖出去286台,六月好点但也就七百出头,在咱们这小区都难碰到一辆。有人琢磨,是不是价格还是没下到位?
其实吧,那23.58万是算上国补的价钱,你手里要没老车或者条件不符,还得再加2万,相当于25.58起步。这年头理想L6、问界M7这些同级别的新势力车型都在24-25万元起跳,一对比就显得领克09 EM-P底气不足。有次修理厂张师傅开玩笑,“买这个,不如添点直接上隔壁那个新款。”
外观这一块儿,有朋友吐槽看着太“油腻”。毕竟和燃油版一个模样,大直瀑格栅、方正造型,从21年沿用到现在,小改动都没有。当初刚上市时觉得挺有范儿,现在路上一多,看久了确实审美疲劳。我媳妇第一次见还以为是哪款传统燃油SUV,“新能源怎么长这样?”她嘀咕。
不过外形喜好因人而异,更扎心的是产品本身升级有限。这回新增的五座Max,说白了就是后排空间跟后备厢搞大点,把原来264-862升扩成691-1522升,对家里经常拉东西倒方便不少。但核心配置和智能化基本原地踏步——像那套8155芯片,好几个十万元级的小品牌都已经用上更高端的8295芯片,人家连语音识别反应速度都有提升。我们小区有个IT男说他试驾完感觉系统卡顿明显,比他媳妇开的零跑B10慢半拍。“Flyme Auto?想啥呢,都没有。”他撇嘴。
智驾功能方面呢,高速NOA算是亮点,可惜全系缺激光雷达,也不给高精地图支持。在朋友圈晒图时被老司机调侃:“你这是自动驾驶还是辅助驾驶?”实际体验下来,就是普通高速巡航水平,没有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而且宣传的时候厂家也很低调,不像某些品牌天天拿智驾当招牌喊。
配置细节我印象最深的是无线充电和后排通风这些,全系缺席,还需要选装可变悬架。同样预算,人家隔壁品牌直接标配。一哥们打趣说:“这价格买不到舒适,只能买动力。”其实动力倒是真不错,两驱四驱随便挑,用的是2.0T加双电机组合,总功率408KW,据销售顺嘴透露零百4秒9,比同级快不少。但问题来了,这种面向家庭用户的大SUV谁天天追求推背感?反而日常更关心省不省油。据维修店赵师傅测过WLTC综合1L/100km(满电),亏电7.36L。他私下讲:“你要真跑远途,经常亏电状态下,其实比理想L6费那么一点。”
还有件事容易被忽略:保养费用并不便宜。有位早期入手六座版的大哥抱怨首保免费之后,每次进站机滤工时费贵出不少。“不是吉利体系吗?咋这么贵!”他说以后打算找熟悉的小修厂换三滤。
至于品牌形象,说起来也是门槛。不少90后的印象还停留在运动化、小钢炮,比如03系列。当初领克定位年轻潮流,现在突然冒出来30万元档的大SUV,让部分消费者觉得名气撑不起定价。同学聚会上聊起来,有人笑称“花三十万能选豪华合资,为啥非看它?”
最近还有件尴尬事:官方推了一款叫“领克900”的新旗舰,中大型七座布局,各种智能化、配置拉满,指导30多万,但限时优惠下来28.99起售。这价格几乎跟09 EM-P重叠,同一个展厅里摆着,新客户进门瞄两眼,多数直接奔900去了。“自己抢自己饭碗”,销售苦笑,“我们压力山大”。
听说东北地区部分经销商库存压力大,有段时间甚至传言准备转做二手业务。我表弟就在哈尔滨提了一台现车,当场送膜送脚垫,就是没人接盘。他开了一阵子反馈,高速稳健、空间宽敞,可就是城里堵车耗油蹭蹭涨,而且冬天纯电续航掉得厉害,每逢冷天总怀疑是不是该早点换代更新一下系统。
所以啊,如今市面上的选择越来越卷,不管降多少价,如果产品本身短板明显,再怎么宣传终归难掩现实。有时候技术升级慢半拍,就像老伙计爱唠叨的一句:市场等不了犹豫的人。不过据汽修圈内消息,下半年可能会有新动作,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挽回局面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