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销量猛增,新车型引爆期待,股价连续飙升

最近,只要一打开财经新闻,十有八九都能看到关于特斯拉的消息,特别是它的股价,好像又打了鸡血一样,噌噌地往上涨。

看到这景象,很多人可能心里又在犯嘀咕了:难道那个电动车界的“神话”又要回来了?

毕竟前段时间特斯拉的日子可不算好过。

特斯拉销量猛增,新车型引爆期待,股价连续飙升-有驾

但这回第三季度的销量报告一出来,数字确实挺亮眼,一下子就让不少人的信心又回来了。

不过,咱们作为普通人,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热闹,得往深里扒一扒,这波涨势到底是真材实料的实力回归,还是靠着一时的政策红利吹起来的漂亮泡沫呢?

咱们先来把这次的“好消息”掰开揉碎了看。

特斯拉公布的数据说,在到九月底为止的三个月里,他们总共卖出去了将近五十万辆车,具体数字是497,099辆。

这个数字跟去年同期比,增长了7%。

要知道,在这之前,华尔街那些专业的分析师们普遍都觉得特斯拉这次要悬了,预测它能卖个四十五万六千辆就算烧高香了,毕竟之前连续两个季度销量都在下滑。

结果特斯拉不仅没降,还超额完成了任务,这可不就让资本市场兴奋起来了嘛。

股价应声上涨,整个九月份算下来,涨幅超过了三成。

那么问题来了,这突然多出来的几万辆车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

关键就在于美国的一项购车补贴政策。

政府给买电动车的人提供7500美元的补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能省下好几万人民币呢。

但是,这项福利是有期限的,到9月30号就截止了。

这个消息一放出来,效果就跟咱们这儿商场年底大清仓差不多,门口挂个横幅写着“最后三天,错过等一年!”。

那些本来还在犹豫,想着“再看看”、“再等等”的消费者,一下子就坐不住了,生怕错过这趟车,于是纷纷赶在截止日期前下单提车。

这就好比是把后面几个月原本打算买车的人,都集中到了这一个季度来消费。

所以,这次销量的猛增,很大程度上是一次集中消费的体现,是政策这只有形的手在背后推了一把,它的可持续性到底有多强,咱们心里得先打个问号。

当然,特斯拉的掌门人马斯克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很清楚光靠卖车这点事,故事讲不大,也讲不久。

特斯拉销量猛增,新车型引爆期待,股价连续飙升-有驾

所以你会发现,每当公司的汽车业务遇到点麻烦,增长看起来有点吃力的时候,他总会适时地抛出一些更宏大、更科幻的概念来吸引大家的眼球。

比如说,他一边跟市场保证,会推出一款价格更亲民的Model Y,让更多普通家庭也能买得起特斯拉;另一边,他又开始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两个“未来大宝贝”:一个是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另一个就是那个看起来很酷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这一招对投资者来说,简直是屡试不爽。

你想啊,如果大家只是把特斯拉看作一个造电动车的工厂,那它的价值是有上限的,无非就是车卖多卖少的问题。

但如果把它看作一个未来科技的领军者,一个致力于改变人类出行方式甚至劳动力结构的公司,那它的想象空间就完全被打开了。

无人驾驶出租车要是真能普及,那得是多大的一个市场?

人形机器人要是真能代替人类干活,那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更是颠覆性的。

虽然这些项目现在还离我们很遥远,很多都还在实验室里测试,但它们成功地把投资者的注意力从眼前波动的汽车销量,转移到了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这就像大厨在做一道硬菜,菜还没上桌,先把香味给飘出来了,让你闻着味儿就愿意继续等下去。

可是,再美好的未来故事,也得立足于现实。

咱们不能忘了,就在不久之前,特斯拉可是结结实实地摔了两跤。

在今年的头两个季度,它的销量是连续两次出现了13%的大幅下滑。

这背后除了市场竞争的原因,马斯克本人的言行也起到了不小的负面作用。

他一度深度参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政府事务,发表的一些政治言论,让很多原本支持环保、崇尚科技的特斯拉潜在客户感到非常反感,觉得这和他们所认同的价值观背道而驰,从而放弃了购买计划。

如果说在美国市场只是“内伤”,那在欧洲市场,特斯拉简直就是遭遇了一场“灾难”。

马斯克在欧洲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上公开站队,支持了一些极右翼的政治力量,这在政治生态相对复杂的欧洲大陆,无异于引爆了一颗舆论炸弹。

结果就是,在超过二十个欧洲国家,特斯拉的销量出现了超过40%的断崖式下跌。

特斯拉销量猛增,新车型引爆期待,股价连续飙升-有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了,而是消费者用实际行动发起的抵制。

很多人主动取消订单,甚至组织抗议活动,这给特斯拉在欧洲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拓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这也给所有企业家上了一课:当你的个人形象与品牌深度绑定时,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品牌发展的“地雷”。

更让特斯拉头疼的是,就在它自己麻烦不断的时候,它的竞争对手们可一点都没闲着。

尤其是在咱们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简直是“神仙打架”。

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车企,正在以一种让人生畏的速度崛起。

当特斯拉还在靠着Model 3和Model Y这两款车型打天下的时候,比亚迪已经建立起了从几万块的代步小车到上百万的豪华越野,覆盖各个价位段的完整产品线。

论价格,中国车企能做到更低;论产品更新速度,几乎一年一个样;论技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混动技术在行业里也是鼎鼎大名。

而且,中国车企在智能化、车内娱乐系统这些方面,更懂得中国消费者的心思。

这种激烈的竞争直接反映在了财务数据上。

上一个季度,特斯拉的利润同比下滑了16%,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市场份额正在被欧洲的传统车企和咱们中国的竞争对手不断蚕食。

此消彼长之下,特斯拉过去那种一家独大、予取予求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咱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特斯拉第三季度的这份销量报告,就应该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这次的增长,更像是一剂政策强心针打下去之后的短期脉搏回升,它确实暂时缓解了市场的担忧,证明了特斯拉的基本盘还在。

但真正的挑战,远没有结束。

当补贴的潮水退去,谁在裸泳就会看得一清二楚。

接下来,特斯拉必须回答几个核心问题:在没有政策刺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如何修复因为马斯克个人言行而受损的品牌形象,尤其是在海外市场?

以及,面对来势汹汹、产品线更丰富、价格更具优势的中国竞争对手,特斯拉的护城河究竟还有多深?

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比一个季度的销量数字要重要得多,也更值得我们去持续关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