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一款车可以说是实实在在地火了,那就是问界新M7。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这车论外形,说不上有多么惊艳,甚至有点中规中矩;论品牌历史,它不像那些百年老厂一样有着深厚的故事可以讲。
可就是这么一款车,在二十多万这个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区间里,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订单量节节攀升,成了很多人家庭购车的首选。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它真的有那么好,好到能改变我们对一辆家用SUV的看法吗?
今天咱们就站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好好聊聊这款车,看看它到底把劲儿使在了什么地方。
首先,咱们得从一个家庭最关心的问题说起:空间。
买一辆家用SUV,图的是什么?
不就是图它能装、坐着宽敞舒服吗?
问界新M7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
它的轴距是2820毫米,这个数字在同级别的车里算是不错,但不是最顶尖的。
可为什么坐进去感觉就是比很多同尺寸的车要大呢?
关键在于一个概念,叫“得房率”。
这个词咱们在买房子的时候经常听到,说的是实际能用的面积占建筑面积的比例。
问界把这个理念用到了造车上,通过优化车内布局,把新M7的车内空间利用率做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这就好比你买了个建筑面积一百平的房子,结果套内实用面积有六十多平,这绝对是相当实在的户型了。
反映到实际用车场景里,就是它特别能装。
网上有很多车主分享,后备箱在放倒第三排座椅之后,别说塞下四个大号行李箱了,再加个折叠帐篷、几个收纳箱都绰绰有余。
对于那些喜欢带着全家老小出门露营或者回老家探亲的家庭来说,这种“海量”的装载能力,解决的是实实在在的痛点。
光是空间大还不够,真正让人觉得贴心的,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设计。
传统车企可能更关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大件,但问界似乎更愿意花心思去琢磨一家人的日常。
比如说,中控台下面设计了一个双层的抽拉式储物格,上面一层可以放驾驶员的手机、钱包、票据,下面一层可以专门放孩子的小零食、湿纸巾,各归其位,车里再也不会乱糟糟的。
再比如,后排乘客有自己独立的空调控制旋钮,坐在后面的老人或者孩子觉得冷了热了,自己伸手就能调,再也不用冲着前面大声喊,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那个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零重力座椅”,跑长途的时候,按一个键,座椅就能调整到一个让身体压力最小的角度,整个人像是浮在空中一样,开几个小时车下来,腰酸背痛的感觉确实缓解了不少。
这些设计,看上去好像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发明,但它们恰恰是针对家庭出行中最常见的一些小烦恼,给出了最直接的解决方案。
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后备箱地台高度被刻意降低了,比很多同级别的SUV要低上十几厘米。
这意味着家里的老人往里放东西时,不用再费劲地把沉重的行李往高处抬,这个小小的改动,体现的是对家庭成员,尤其是老年人的一种关怀。
说完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设计,我们再来聊聊问界新M7真正的“杀手锏”,也就是华为赋予它的那套智能化系统。
这可以说是这台车最核心的竞争力。
首先是那个鸿蒙智能座舱,它的流畅度和操作逻辑,几乎就跟你用华为手机一模一样。
上车之后,手机上没看完的视频、没听完的音乐,可以无缝地流转到车里的大屏幕上继续,这种体验是很多传统车机给不了的。
它的语音助手“小艺”也非常聪明,识别率特别高,而且能理解比较复杂的指令。
比如你说“我有点热”,它会帮你调低空调温度,而不是机械地问你要不要开窗。
虽然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通过微信把定位发到车机上,导航的终点偶尔会有点偏差,但总体来说,这套车机系统的智能化和易用性,确实是目前市面上的第一梯队。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出门前几分钟,在家里用手机提前把车里的空调打开,等你拉开车门坐进去的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凉爽,绝对能大大提升幸福感。
如果说鸿蒙座舱是让车变得更好用,那华为的AD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就是让开车这件事变得更安全、更轻松。
很多人一开始对自动驾驶都抱着怀疑的态度,觉得那只是个噱头。
但问界新M7的这套系统,正在努力把“未来”变成“现在”。
它宣传的“车位到车位”的智能领航,不是只能在路况简单的高速上用用而已,它真的能处理市区里复杂的路况。
比如,在没有红绿灯保护的路口进行左转,这是很多老司机都头疼的场景,但这套系统能够通过精准的计算和判断,稳妥地完成。
对于新手司机来说,最怕的就是停车,尤其是在那些狭窄拥挤的停车场里。
而新M7可以实现遥控泊车,人站在车外,用手机操作,车子就能自己找到车位并停进去,成功率相当高,彻底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的主动安全能力,系统通过遍布车身的传感器,可以全方位地监测周围的环境。
比如,前方有车辆急刹,或者侧方有车突然加塞,它都能提前预判并主动采取减速或避让的措施。
根据官方的说法,即便是在很高的车速下,它的主动刹车系统也能起作用,这无疑是给全家人的出行上了一道非常重要的安全锁。
当然,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车,问界新M7也有它自己的短板。
比如在底盘调校上,它整体感觉偏硬朗一些,在经过减速带或者一些坑洼路面的时候,车里的颠簸感会比较明显,缺少了一些高级轿车那种厚重、沉稳的滤震质感。
动力方面,它的加速性能很强,超车并线都很有信心,但它毕竟是一台增程式电动车,在电池电量较低、增程器启动工作的时候,发动机的噪音在车内还是能听得到的,会影响一些静谧性。
而且在馈电状态下,它的实际油耗会比官方公布的理想数据要高一些。
最后就是它的外观设计,这一点可以说是见仁见智。
不少人觉得它的前脸和车尾造型比较保守,缺乏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时尚感和运动感,开在路上可能不会有太高的回头率。
但即便有这些不足,为什么它依然能获得这么多家庭的青睐呢?
我想,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目标客户想得非常清楚。
他们买车的目的,不是为了去赛道上比谁快,也不是为了在朋友面前炫耀车标,他们要的是一个能实实在在服务于家庭生活的可靠伙伴。
当他们带着孩子出远门,孩子能在后排用大屏幕安安静静地看动画片,不再哭闹;当他们下班开车回家,一路上有智能驾驶分担大部分的驾驶疲劳;当他们把大包小包的年货轻松放进后备箱,准备回老家过年时,这台车所带来的便利、舒适和安心,远比一个流线型的外观或者所谓的驾驶乐趣来得更重要。
可以说,问界新M7的成功,代表了一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开始更加看重车辆作为“智能移动空间”的属性,而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
它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新时代的家庭到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车”这个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