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啊,本来还以为安世半导体这事会慢慢冷下来,结果荷兰直接硬着头皮来了个“我不干了”。前几天两国高层刚通电话,各种僵持,荷兰憋了一周,最后还是决定让东莞这边的工厂吃了个闷亏——到2025年10月底,不供货了。看似是两国在“你来我往”,真的倒霉的是全球产业链上那一串串连锁反应,尤其那些一听风吹草动就先急了的欧美企业,车企们说不定现在都在办公室骂娘。
其实这事儿最开始还挺戏剧性的。安世原本就是荷兰人家的公司,后来2020年被中国闻泰科技用19亿欧元全盘收了。说实话,中国管起来还真是有一套,那几年不仅止亏为盈,到2024年10月连负债都清零了。可荷兰那边一句“国家安全”,政府二话不说就把控制权又要回来,很快中国商务部也没闲着,把安世拉进出口管制名单,直接掐住关键芯片的出口。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晶圆,简单点就是那种薄得离谱的小圆饼子,其实只有0.7毫米厚,一面密密麻麻都是微型芯片图案,用的全是高纯度单晶硅,直径两种常见规格,一个20mm一个30mm,这玩意儿就是做半导体芯片的底子,没它啥都造不出来。
好巧不巧,东莞那家安世工厂用的晶圆有70%还真是从荷兰来,剩下30%靠其他代工厂。荷兰这出断供,基本就是让这个年产超500亿颗芯片的大厂直接卡壳。想象一下流水线等着原材料却突然“无米下锅”——怎么搞?安世中国赶紧发公告,说还有点库存顶一顶,最多撑到明年初。
更刺激的是双方还在互怼,安世中国说母公司恶意抹黑,一口咬定中国这边欠款,其实荷兰安世还拖着10亿人民币没给,锅都甩错了。如果短时间内也找不到别家能铺满荷兰缺口,东莞这条线没办法开工,影响的可不是中国一家企业,真正头疼的是那些欧美车企。最近他们开始猛囤车用芯片,有些货价格都翻了10倍不止,和打折抢手机差不多疯狂。
有人肯定要问,咱们国内自造的晶圆能不能顶上?说实话,这两年确实进步了。靠“十四五”规划带动,再加上大基金做后盾,国产化率从2022年的15%快速爬到2025年预期35%。关键工艺像提纯、拉晶、抛光都有突破,但技术、成本和规模还是挡在面前,从产能来看短期根本填不上这么大的缺口。
安世半导体这一仗啊,已经升级成了商业、法律、外交多线拉扯,背后美国也在暗处添柴。下一步怎么玩,还真不好说,感觉后面会越来越热闹。大家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