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S90与奥迪A6L豪华中大型车安全健康配置实测记
三十来万预算,家里催着换台像样的“大轿车”,身边亲戚七嘴八舌。老丈人一句“买A6L不丢面子”,媳妇却看上了那台北欧味儿浓郁的全新S90,说什么“坐着舒服,闻起来没怪味”。其实我心里也打鼓:这俩到底咋选?说白了,一个是外交场合常见的北欧代表,一个是马路上最容易被误认成领导下班用车的德系标杆。
先说安全。小区修理厂李师傅总念叨:“大车关键得看骨架,不光外壳厚。”他前阵子拆过一辆出事故的A6L,说底盘横梁、纵梁那些地方都是真材实料,高强度钢多,用激光焊接工艺,看着就结实。他还指给我看那副副防撞梁——据他说,这玩意儿能在追尾时把力分散掉不少。
但S90又有点意思。我在群里问了个专修沃尔沃的小哥,他特意发语音解释:这代S90 A柱、B柱、C柱甚至门槛都用的是硼钢,比普通高强度钢还硬,一圈闭环下来,整个座舱像铁笼一样包住人。他还补了一句,“你知道吧,很少有品牌C柱也用硼钢,这玩意贵。”后来查资料才发现,真不是吹牛。再加上一体成型全框副车架和带吸能盒铝制防撞梁,还有那个什么叫“SPOC滑移结构”——听起来玄乎,其实就是碰撞时轮胎往外跑,不往驾驶舱钻进去。这设计想得挺细致,我老婆听完直呼贴心。
内饰部分,各有千秋。邻居王姐去年刚提了A6L,她逢人就夸仪表板软包手感好,还喜欢那套镀铬加黑色高亮装饰板,看着确实洋气。不过她吐槽后排空调出风口温控反应慢,有时候孩子嫌热。我去试驾的时候倒觉得问题不大,也许各人口味不同。
至于S90,新款出了个枫岚棕配色,据销售说灵感来自瑞典森林里的树皮……我摸了一下,中控台和门板都是软材料,大面积线条拉得很平直,有点像宜家的客厅(别笑,这形容词还是4S店小妹教我的)。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全新S90对环保做得极其苛刻,说什么6000多种禁用物质管控,每块皮革塑料胶水都挑剔到不行。据说地毯下面喷涂SSD水溶性阻尼层,就是怕异味;连气囊爆开后残留气体浓度都有标准限制。有次带娃去体验馆呆半天出来,一点头晕感觉没有,小孩鼻炎犯不了,这是奥迪没给过我的体验。另外AAC双效净化功能,在雾霾天开出去特别安心。
智能系统方面嘛,现在谁家不是屏幕当道?A6L虚拟座舱主打科技范,两块触摸屏+Connect互联系统,导航音乐啥都有。但要吐槽一句,下雨天手湿操作偶尔会卡壳,我同事遇到过两回。而全新S90主屏11.2英寸,比老款更顺眼些。UI界面干净利落,上手快。“小沃”语音助手支持免唤醒和方言识别,我们东北话它竟然能懂六七分。有意思的是,只要你愿意折腾,通过应用市场还能让老款40/60/90系列升级新版系统,这点算是良心,不搞割韭菜套路。我认识一个15年买XC60的大哥,就靠OTA更新省下一笔换机的钱,还炫耀半天呢。
冷知识插播一下:据群友自测,全新S90后备厢开启角度比同级稍微大一点,上下搬东西方便不少,但左侧储物格偏浅,有时候矿泉水瓶放稳当容易滚出来。这属于生活琐碎事儿,但真遇到了还是会嘀咕几句。另外维修圈传闻,新一代奥迪发动机油耗控制比上一代精细,可市区短途堵车还是偏高,一脚油门下去瞬时油耗蹭蹭涨;而沃尔沃T8混动版(虽然价位更高)电驱介入平顺,不过冬天气温低续航掉得厉害,这是北方用户不得不面对的小烦恼。
政策优惠也是绕不开的话题。今年7月,全新S90推出限时参考尊享价30.09万元起,还有首任终身免费基础流量、2年0息贷款、一万五置换补贴,以及不限次数免费取送维保服务,总共算下来顶格可省八万元左右。我楼上的赵叔原本纠结奔驰E级二手,现在直接冲着这些福利订了现车,美滋滋地等交付消息。而且他信誓旦旦跟我们保证:“以后进4s店保养,再不用自己搭公交回来了。”
最后插个段子:某次聚餐,同桌一个银行客户经理讲,他们单位公派出差指定只能选两种车型,其中之一就是全新S90。他私底下偷偷告诉我,“主要领导觉得这个牌子的空气质量好,对身体伤害少。”这话真假不好考证,但从侧面说明,有些细节真的只有长期使用的人才懂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