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50海外版2.5T,国内却无缘高配,消费者何时不再被区别对待?

41000美元,将近30万人民币,马自达CX-50限量版,这价格扎眼,更扎心的是它搭载的2.5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全时四驱。转头看看国内在售的CX-50,2.0L、2.5L自吸,以及2.5L油电混合,最高配也不过是2.5L自吸。同样的车型,不同的待遇,这滋味,就像嚼蜡,食之无味。

“内外有别”,这四个字如今仿佛成了一种魔咒,萦绕在国内消费者的心头。难道我们注定只能成为“次等公民”,享受“减配”的产品?这让人想起《诗经·邶风·谷风》中的那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境遇不同,感受自然天差地别。如今,同样的车型,海外市场享受着澎湃动力,而国内消费者却只能望“T”兴叹,这滋味,比嚼荼更苦涩。

CX-50海外版2.5T,国内却无缘高配,消费者何时不再被区别对待?-有驾

有人辩解,排放标准不同,技术限制使然。但其他品牌类似动力的车型不也顺利进入国内市场了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到底,还是利润作祟,还是把国内消费者当成了“软柿子”。

CX-50海外版2.5T,国内却无缘高配,消费者何时不再被区别对待?-有驾

这种“区别对待”不仅仅是马自达一家企业的问题,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某些企业对待国内市场的傲慢与偏见。他们将国内市场视为“提款机”,将消费者视为待宰的羔羊,用“减配”的产品换取高额利润。

CX-50海外版2.5T,国内却无缘高配,消费者何时不再被区别对待?-有驾

企业逐利,本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涸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权益,更是企业自身的信誉和长远发展。试想,当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当市场充斥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个行业,这个市场,又将走向何方?

CX-50海外版2.5T,国内却无缘高配,消费者何时不再被区别对待?-有驾

监管部门的铁拳,需要更加有力地挥向这些玩弄“双标”伎俩的企业。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消费者视为真正的上帝,用真诚和品质赢得市场,而不是用套路和算计消耗信任。

CX-50海外版2.5T,国内却无缘高配,消费者何时不再被区别对待?-有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产品的追求不会停止,对于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的呼唤也不会停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再需要为“内外有别”而愤懑,不再需要为“减配”产品而买单。让每一辆车,都承载着企业的良心,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