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正赶着时代的风口,外观设计简直一款比一款“未来”,连门把手都不肯安分守己。最近,有人扎进大型商圈,实地跑了小米、乐道、理想、岚图、智界这五个牌子的门店,专门研究起五款新能源车的门把手到底都是怎么开的。
你别说,门把手这玩意儿,真能搞出花样。现在主流是隐藏式——把手藏进车身里,只露一点点或者压根儿不露,又省风阻,又带科技感。但每家的门把手藏得不一样,这五款车分别用了三种主要方式:平推、旋转、翻转。不说还真分不清。
比如理想i6、岚图FREE+、智界R7,这仨兄弟用的是全隐藏平推式。什么叫平推?简单就是当钥匙靠近的时候,把手自动从门里“弹”出来一截,伸手一推就开门了。小鹏P7就偏爱旋转式,得先戳一下门把手前端,门把手就像老式抽屉把手一样旋出来。相比之下,小米YU7 Max用了半隐藏翻转式,门把手这次是会自己“内翻”出来,感觉像开保险柜一样有仪式感。
科技归科技,门把手这事还有安全关卡要过。不少人担心,要是真遇到紧急情况——比如车撞了、断电了,别光想着炫酷了,门得能打开才是真本事。这点还真是“机械式”门把手的天下。哪怕外面玩花样,车里还是得有一个靠谱的能手动开门的机械把手。
实际走访下来,现在新能源车内部基本都配上了机械式门把手,不过各家位置也不一样。小米YU7 Max把应急机械门把手藏在车门储物格,还涂成了亮红色,专门提醒你,逃生靠它。以前用黑色,不少人压根找不着。智界R7把机械门把手放在车门扶手附近,顺手好找。而且据店员介绍,车里还准备用安全锤,关键时刻能破窗,生死时刻多一条路。
做个门把手咋这么复杂?一是要讨好风阻,二是要满足大家爱看、爱拍的外形需求,三还是得过安全关。这事最近闹得更大,9月24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带头,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把《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摆上桌子,准备变成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里写得明明白白,每个门把手,外面和里面都得有机械释放功能。门锁着,万一发生事故,也必须能让外把手把门打开。而且,不管你门把手玩得多炫,手伸进去得有空间,最少不能比60毫米长、20毫米宽、25毫米高小。拿尺一比,这可不是随便敷衍的。
这一波政策风一吹,好多车企都表态了,会按照规定重新调整门把手。以前满大街看的“全隐藏式”门把手,说不定得被淘汰或者改样式。这热点一下子烧到了“特斯拉”、“小米”、“小鹏”这些品牌头上,一位理想汽车的销售小哥就直言,隐藏式门把手其实只是为了看着舒服,风阻小一点,真要论方便安全,还是机械式门把手靠谱。
有人说,现在的新能源车就像在走钢丝,一边追求科技和美观,一边得守住实用和安全。门把手成了最明显的争议点。你说风阻,确实有用,少点风阻能多省点电,多跑点路。你要炫酷,大家都喜欢,但是关键时刻你打不开门,出事了就是大麻烦。有一回,有人吐槽隐藏式门把手,冻雨下车都开不了,生怕成了“关门打狗”。
店员们自己也不避讳,有的会主动告诉你门把手怎么用,有的还拿出应急工具现场演示。比如小米现在改成红色机械门把手,就是为了让大家一眼就能认出来。这些改动其实也反映了车企对安全的重视,毕竟车不是玩具,真出事没人能负责。
再看新国标对操作空间的要求,这还真是“手指头都有户口”,门把手再小、再隐蔽,也得给乘客留足够的空间。以前有些车为了追求极致简洁,搞成一条缝,手指抠不进去,这回可过不了标准线。业内人士都觉得新规一上,未来的门把手设计肯定会变,尤其是“全隐藏式”,估计要么加机械装置,要么彻底换类型了。
这其实也是新能源车设计转型的一个标志。过去大家拼颜值拼科技,门把手做成各种造型,有的是弹出的,有的是旋转的,有的像抽屉,有的像门环。现在标准一收紧,安全优先,机械式功能必须有,炫技再怎么来,也跑不出法规的“五指山”。
说起来,这轮门把手风波也像是在给座驾装一个“保险”,车外美得像“未来战士”,车内该有“老实巴交”的机械手艺,还得随时保障乘客能伸手就逃生。各家车企先是玩设计,接下来都得低头琢磨怎么合规,好看是好看,能救命才算真本事。
门把手这场暗战,其实代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种折中和取舍。无论你把把手藏得多隐蔽,开门的动作玩得多高级,最后还是要回到用户安全和实际使用需求上。哪怕科技感爆棚,还是要给老百姓一只看得见、摸得着的应急门把手。否则就是时尚耍帅一时爽,关键时刻“开不了门”当场傻眼。
未来会不会还有更炫的门把手?八成有,但不管怎么设计,这一波新规摆在这,车企得动脑筋了。再怎么追求“高大上”,安全才是“硬道理”。给门把手上点心,也是给每位乘客多一份保障。这一场门把手的升级战,还真是“门里门外,安全至上”。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