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被车撞,选择直接卧轨:荷兰这波神操作,把欧洲车企坑惨

很多人觉得,这个世界上最魔幻的事情,都写在小说的架空章节里。

我跟你讲,不是的。最魔幻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每天刷到的新闻里,藏在那些一本正经的公告背后,荒诞得像是三流编剧喝大了之后瞎写的剧本。

比如,你以为你家楼下新开的奶茶店,最大的风险是隔壁也开了家一模一样的?错了,最大的风险是,房东突然听了某个大师的指点,说你家logo妨碍他发财,然后直接给你断水断电,再叫几个保安把你的店员全赶走,自己当老板。

为了防止被车撞,选择直接卧轨:荷兰这波神操作,把欧洲车企坑惨-有驾
为了防止被车撞,选择直接卧轨:荷兰这波神操作,把欧洲车企坑惨-有驾

你觉得这很离谱?恭喜你,你刚刚理解了荷兰对安世半导体干的这档子事。

这事儿其实特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清楚:荷兰,这个曾经的海上马车夫,现在基本沦为了美国在欧洲分部的办公室主任,主任接到老板电话,说“把你那儿那个中国来的经理给我开了”,主任一边哆嗦一边说“好的老板没问题老板”,然后就真冲过去把人给开了,顺手还把公司账上147亿给冻了。

整个操作行云流水,突出一个“听话”。

他们给的理由也很经典,四个字:国家安全。这四个字现在就是个万能垃圾桶,什么脏事儿臭事儿,想干又不好意思明说的,往里一扔,瞬间就显得正当又伟大了。就像你妈打你,非要说是为了你好,逻辑上异曲同工。

但商业世界不是你家客厅,你掀桌子,就别怪别人拿板凳削你。

中国这边的反应也很快,商务部直接反手一拧,对安世中国的特定汽车功率半导体搞出口管制,禁止卖给欧洲。安世中国也发公告,说荷兰那边的免职在中国境内就是一张废纸,我们自己的CEO继续上班,气不气?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去,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很多人可能对“安世半导体”没啥概念,觉得不就是个搞芯片的么,世界上搞芯片的公司多了去了。

这么想就太天真了。解释安世的地位,就像解释你身体里的肝脏。平时你感觉不到它,但它要是罢工了,你整个人就得进ICU。安世就是全球汽车产业的“肝”,它在车规级功率芯片的市场份额超过30%,某个不起眼的小零件“小信号二极管”出货量全球第一。

更要命的是,它70%的产能,都在咱们东莞的工厂里。

这就叫什么?这就叫喂到嘴里。欧洲那帮车企,大众、宝马、奔驰,过去这些年就跟嗷嗷待哺的雏鸟一样,张着嘴等着东莞工厂把芯片喂过来。日子过得太舒服了,舒服到让他们产生了一种幻觉,觉得这饭是天生就该有的。

结果现在好了,饭没了。

大众高尔夫的芯片库存只够撑三周。德国工厂濒临停工。奔驰宝马的新能源车生产线陷入停滞。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急得跳脚,警告说断供超过一个月,大家就得集体回家抱孩子。

为了防止被车撞,选择直接卧轨:荷兰这波神操作,把欧洲车企坑惨-有驾

事情搞到这份上,按理说,谁惹的事谁心里应该有点数。

为了防止被车撞,选择直接卧轨:荷兰这波神操作,把欧洲车企坑惨-有驾

但最精彩的部分来了。有荷兰网民在网上大放厥M词,说“中国人不会把事情闹大,他们丢不起这个脸”。

看到这种言论,我第一反应不是生气,是想笑。真的,就像看一个原始部落的人在讨论智能手机的运行原理,充满了无知者无畏的喜感。

都什么年代了,还觉得中国是在乎所谓的“面子”?

这就好比有人冲进你家,把你电视砸了,把你存款抢了,还把你按在地上摩擦,然后你邻居说:“别看他现在叫得欢,他不敢报警的,报警了多丢人啊,显得他家安保不行。”

你听听,这是人话吗?这根本就不是面子问题,这是有人想把你饭碗给砸了,顺便再把锅给端走。这时候你跟他谈面子,他跟你谈命。

荷兰这次操作,本质上就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抢劫。它完美诠释了欧洲某些人长期以来的精神分裂:谈经济合作的时候,他们要求你“理性、开放、遵守市场规则”;一谈到安全,他们就瞬间化身街头霸王,滥用霸权,把所有规则都踩在脚下。

这套双重标准玩得炉火纯青,但这次,他们显然玩脱了。

更有趣的是,他们抢劫的理由是“害怕中国未来可能会断供”,结果自己的抢劫行为,直接触发了断供。

为了防止被车撞,选择直接卧轨:荷兰这波神操作,把欧洲车企坑惨-有驾

这是什么行为?

这叫“为了防止被车撞,我选择直接卧轨”。

这叫“为了预防感冒,我决定跳进冰窟窿里冬泳”。

这叫“怕女朋友跟人跑了,干脆先把她腿打断”。

这种神仙逻辑,充分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核心矛盾:既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又完全承受不起脱钩带来的代价。既想要当美国的忠犬,又想继续吃中国的饭。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为了防止被车撞,选择直接卧轨:荷兰这波神操作,把欧洲车企坑惨-有驾

商业竞争,说白了就是一场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的口号喊得响,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结结实实的闷拳。

欧洲以为自己这一拳打在了中国的脸上,实际上是打在了自己汽车产业的太阳穴上。今年欧洲已经有8家车企和零部件企业计划裁员5万人,安世这档子事,只会让这个失业潮来得更猛烈。一进一出,欧洲汽车产业今年的损失,起码120亿欧元起步。

这就是典型的瞎积薄发,没有任何底层逻辑支撑,纯靠拍脑袋和政治投机,最后必然被现实一巴掌扇回来。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敢这么干?

说白了,还是认知滞后。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还是那个可以随便拿捏,受了委屈也只会“表示遗憾”和“强烈谴责”的少年。他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体量,却没有看到这头大象已经长出了獠牙,而且真的敢用。

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良率都干到95%了,国内车规级的供应链正在飞速完善。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自己家的厨房,已经能凑合着做出一桌菜了。虽然可能不如米其林三星那么精致,但绝对饿不死人。

在核心利益面前,已经没有妥协的空间。以前我们可能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现在是“你想争议?那我们就把所有东西都争议争议”。

最新的消息是,荷兰已经主动找我们对话了。欧洲车企也成立了紧急工作组,满世界想找替代方案。

能找到吗?当然难。汽车芯片的认证周期长得令人发指,需要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就好比你的肝坏了,医生说我们正在克隆一个新的,预计两年后能用。你听了只想说一句谢谢啊。

所以你看,这场风波从头到尾,就不是什么高深的战略博弈,更不是什么“面子之争”。

它就是一个把复杂问题扒光了给所有人看,顺便再踹两脚的经典案例。

它告诉我们:

第一,永远不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的善意和“规则”上。

第二,当别人跟你谈“国家安全”的时候,你最好也检查一下自己的武器库。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想让别人尊重你,最好的方式不是跟他们讲道理,而是当他们让你不好过的时候,你有能力让他们更不好过,而且是立刻,马上。

至于那些还在念叨“丢不起这个脸”的欧洲网友,就让他们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吧。毕竟,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尤其是一个即将因为没有芯片而开不上新车的,装睡的人。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