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法S11爆冷!突围车手亚伯拉罕森冲刺险胜,绝杀时刻太燃

环法S11,图卢兹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紧张。

看台上连呼吸都像是暂停的,谁都明白,这不是一场单纯给冲刺手拍手的平路段。

157公里,说短不短,但要命的地方不是距离,而是赛道最后那20公里的“蛇形埋伏”——连续两处爬坡,最高坡度7.2%,终点前5公里直接撕开所有人的舒适区。

比赛其实一早就埋下了悬念,所谓“伪平路”,组委会把陷阱藏得明晃晃,纯冲刺火车?

环法S11爆冷!突围车手亚伯拉罕森冲刺险胜,绝杀时刻太燃-有驾

今天别想混过去。

气氛从出发就诡异。

亚伯拉罕森、施密德、巴莱里尼凑成三人突围组,主集团居然无动于衷,这么放人?

不是谁都能明白背后那点勾心斗角。

巴莱里尼拖着快步车队的名头,所有人心里那点算盘哗啦啦响——快步有自家人突出去,集团是不是该悠着点?

巴莱里尼说没就没,突围组瞬间丢了个有分量的牵制。

10公里之后,追击集团卷土重来,赖特、布尔戈多杀进五人突围第一集团。

环法S11爆冷!突围车手亚伯拉罕森冲刺险胜,绝杀时刻太燃-有驾

后头“双范组合”——范德普尔和范阿尔特,理论上的超级大腿,结果领骑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精明”,你追我懒,火车拉成了烧水壶,响但不沸。

100公里,差距还在一分钟,大家心照不宣地藏着劲儿。

谁都不傻。

尤其GC主将们的副将,根本不打算在这节骨眼上分心,明天就是高山大战,体能才是王道。

突围集团的化学反应才是真正的味道。

亚伯拉罕森,那个一直被当成“工具人副将”的丹麦小伙,今天一脚把自己踹进了主角席。

他从UNO-X的无名副将干到现在,2019年还在洲际队混,2023年环西才扫到一次赛段亚军。

现在队伍升到世巡赛,他彻底甩开“保姆”包袱。

环法S11爆冷!突围车手亚伯拉罕森冲刺险胜,绝杀时刻太燃-有驾

这场比赛,他在最后3级坡上能干出28.5km/h的爬坡速度,终点前500米直接飙到49.2km/h。

你以为施密德菜?

错,德国人今年巴黎-鲁贝还第5呢,古典赛血统纯正。

可最后500米亚伯拉罕森的爆发,简直像踩了火箭。

施密德自己都服气,他说:“他那变速像山地赛段,完全打乱了我的冲刺节奏。”你看,这就是全能选手——会爬坡还能冲刺,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别人只剩无奈。

但这一切怎么发生的?

别被突围集团的热闹糊弄了。

真正的“功臣”,其实是主集团的“集体消极”。

环法S11爆冷!突围车手亚伯拉罕森冲刺险胜,绝杀时刻太燃-有驾

冲刺车队和GC车队全程不沾锅。

主集团里,波加查、温格高、快步、博拉,没人愿意出来领跑。

波加查的人算得很清楚:对总成绩没影响,这赛段就当休息,明天才是血拼的时候。

快步和博拉?

更绝,主将一个个状态拉胯,不如早早保存体力。

结果?

突围车手直接白捡天降馅饼。

你说公平?

环法S11爆冷!突围车手亚伯拉罕森冲刺险胜,绝杀时刻太燃-有驾

在环法这样的修罗场,根本没人讲情面。

是的,比赛就是这么冷酷。

当然,场面上还是要有戏剧性的插曲。

波加查摔车那一下,不算什么灾难。

120公里处,左侧硬挤,和UNO-X的科尔斯加德撞上,摔进护栏。

好在速度不快,左膝擦破点皮。

真正值得说的,是波加查副将霍尔塔的救场表现。

直接刹车、拉人、1.5公里带回主集团。

环法S11爆冷!突围车手亚伯拉罕森冲刺险胜,绝杀时刻太燃-有驾

主集团也懂事,GC老大摔了,大家放慢脚步,不可能趁火打劫。

要是膝盖真出事,明天高山赛段可有好戏看。

温格高的Jumbo-Visma一路佛系,副将阵容一点没折损,体能留足,暗地里盘算的全是明天的局。

说到突围战术,现在环法的趋势真是越来越明目张胆。

2018-2022年平路段突围成功率12%,2023年飙到25%,今年直接33%。

你看GC车队现在都学精了,山地段才玩命控场,平路段直接睁只眼闭只眼。

冲刺手断层、火车效率下滑已经是明摆着的现实。

UNO-X作为预算只有大车队五分之一的新贵,干脆明着玩突围,谁还陪你拼GC?

环法S11爆冷!突围车手亚伯拉罕森冲刺险胜,绝杀时刻太燃-有驾

六名车手轮流上,亚伯拉罕森能赢,绝不是偶然。

赛前数据都分析透了——最后3级坡8公里处最适合发难,赛后和施密德的配合节省了30%体力。

精明得让人不服都不行。

社交媒体上一片热闹,“要是‘双范’真心追能不能追上?”——我说未必。

亚伯拉罕森最后几公里干出来的数据,硬生生把追击集团拉成了后视镜里的风景。

范德普尔和范阿尔特各有心思,这种局面不是单靠一条大腿能逆转的。

你要说“主集团消极”,没错,就是消极。

互相盯防,利益纠缠,不愿白忙活。

环法S11爆冷!突围车手亚伯拉罕森冲刺险胜,绝杀时刻太燃-有驾

有人阴阳怪气,这不就是变相“保送”?

是,但谁又在乎呢?

环法本来就是弱肉强食。

这场S11,说到底,是突围型车手和小车队的胜利。

亚伯拉罕森这一仗拼出来的,远不止冠军头衔。

他的身份和命运,也许就此改写。

而施密德,德国古典赛的下一个旗帜也许真的要变天。

赛后的投票都在吵,到底是地形优势还是执行力?

我只想说,这种赛段,谁敢拼谁活。

放水也好,绝对实力也罢,环法从来不讲情怀。

剩下的,只能等明天继续看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