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又来大热闹了。
一汽-大众,3000万辆车下线,要在长春新民大街搞个“汽车文化嘉年华”,整个庆典车队出来溜达。
不装了,摊牌了,这事儿的本质,就是一场大型、公开、且充满行为艺术感的自我心理按摩。
当下的汽车市场是什么?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掀桌子,你不过了,别人也别想活。那边厢,价格战打得狗脑子都出来了,配置单卷得跟修仙秘籍似的,恨不得买车送个任意门。这边厢,大众老师心态非常稳定,决定搞一场盛大的巡游,致敬历史,致敬辉煌。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强大精神内核。
讲真,这个操作,特别像一个武林中的老牌名门正派,比如武当或者少林。想当年,那是何等的风光,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现在呢?江湖变了,一群不讲武德的年轻人,拿着激光枪和加特林就冲进来了,上来就是一套闪电战,把你的金钟罩铁布衫当纸糊的一样给干碎了。这时候,老掌门怎么办?是跟着一起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吗?
不。
老掌门的决定是,把山门前几百年的石狮子重新描金,把创派祖师爷的语录用金线再绣一遍,然后带着全门派弟子,在山门口打一套太极拳,昭告天下:看,我们的底蕴,我们的传承,我们的马步扎得有多稳。
你问他这玩意儿能挡子弹吗?他会告诉你,这是信仰。
你品,你细品。这场在新民大街的巡游,就是一汽-大众的“太极拳”。每一辆缓缓驶过的车,都在用慢动作告诉你:我很稳,我真的,我哭死。
他们试图营造一种“现代工业极致美学与历史建筑典雅庄重”的对话。坏了菜了,这文案写得,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你这是工业美学吗?你这是在历史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现代化的孜然。历史建筑在那儿站了几百年,看透了王朝更迭,它心里想的可能是:又来一个显摆的,不知道能撑几年。
我作为一个在东北长大的中年人,对一汽这个牌子是有特殊感情的。我小时候,谁家要是有一台捷达或者桑塔纳,那简直就是权力的具象化,是行走的人民币,比现在开个什么“蔚小理”带给人的精神冲击大多了。那时候的品牌玄学,是刻在骨子里的。会买大众的人,就是喜欢大众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问题是,时代变了。
这种爱,现在就是最大的负担。当你的对手都在用“不讲理”的方式出牌时,你还在试图讲道理,讲情怀,讲历史。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而不是在餐厅里比谁的餐桌礼仪更优雅。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新势力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他们搞什么动感舞步,激情乐队,才艺达人献唱。我脑子里已经有画面了。一边是震耳欲聋的摇滚乐,一边是缓缓开过的汽车方阵,主持人声嘶力竭地喊着“三十!万辆!”,像极了一个中年男人在KTV里,声嘶力竭地唱着一首二十年前的老情歌,试图证明自己青春过。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表演。
表演给谁看?表演给同行看,你看我还没倒。表演给用户看,你看我多辉煌。表演给经销商看,你看我还有口气。但最重要的,是表演给自己看。
这就像一个压缩毛巾,把过去几十年的辉煌,泡在“3000万辆”这盆热水里,瞬间膨胀开来,让自己重新感受到那种饱满和巨大。但水干了以后呢?还是一块干瘪的布。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刻薄的老头子,对着年轻人的派对指指点点。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讲真,看到新民大街这几个字,我第一反应是想去吃附近那家锅包肉,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了。跑题了,拉回来。
所以,这场盛大的巡游,这场全民的派对,到底是什么?
它是一场盛大的、无奈的、甚至有点悲壮的“肌肉秀”。当浑身都是软肋的时候,拼命也要挤出几块腹肌来给人看。这简直就是在蹦迪的灵堂里给自己上香!
有用吗?
没用。
但能搞,就是能搞。
在这么一个所有人都快被卷疯了的时代,还能有心情、有预算、有执行力去搞一场如此复古又如此“不务正业”的盛典,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一种无视环境,活在自己世界观里的强大实力。
你以为它在第一层,觉得它土。它可能在第五层,用这种“土”来筛选用户,提纯信仰。它在用行动告诉你,那些追求机你太美、追求智能座舱、追求自动驾驶的,都不是我的菜。我的用户,就吃这一套。
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这场庆典,从商业竞争的逻辑看,荒诞得像个笑话。但从品牌玄学的角度看,它又是如此的“大众”。
它不是在庆祝第3000万辆车,它是在祭奠那个“一车传三代”的旧时代。
而我们,都是旧时代的观众。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