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特别是新能源车这边,新消息一个接一个,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前段时间,小米公司发布了他们的第一款汽车,小米SU7,一时间可以说是火遍了全网,很多人都说小米把价格打下来了,让大家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股热潮还没过去,另一个大新闻又来了。
就在前几天,工信部网站上公布了一批新车的信息,眼尖的朋友们一下就发现,特斯拉申报了一款新车,叫做Model Y L。
这个“L”就是加长的意思,说明这是一款比现在市面上卖的Model Y更大的车型。
消息一出来,网上立刻就炸开了锅,很多人都在讨论,说这特斯拉Model Y L,明摆着就是冲着小米SU7来的,说小米真正的对手终于登场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小米SU7是一款轿车,而特斯拉Model Y L是一款SUV,这两种车类型都不一样,怎么就成了对手了呢?
这背后其实门道还挺深的,特斯拉这一步棋,下得非常精准,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咱们得从最直观的地方看起,那就是车的大小。
小米SU7在发布的时候,一个很大的宣传点就是“大”。
它的车长差不多有5米,轴距达到了3米,在同级别的轿车里,这个尺寸确实是相当可以的,坐进去感觉空间很宽敞。
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它的一点,毕竟咱们中国老百姓买车,对空间大小还是非常在意的。
但是,特斯拉这次推出的Model Y L,直接就把这个优势给拉平了,甚至还反超了。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这款新车的长度达到了4米97,快接近5米了,而轴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米04。
我们来对比一下现在卖的Model Y,车长是4米75,轴距是2米89。
这么一算,新的Model Y L车身加长了将近18厘米,轴距更是拉长了15厘米。
这个变化可不是小打小闹,等于是把一辆中型SUV,硬生生给拉成了一辆中大型SUV。
这么一来,虽然小米SU7是轿车,Model Y L是SUV,但当它们都把“大空间”作为卖点时,消费者心里就开始有了一杆秤。
特斯拉用这种简单粗暴的“加长”方法,直接就让小米SU7“同级最大”的这个说法显得没那么突出了,让准备买车的消费者开始琢磨:我是要轿跑的流畅外形,还是想要SUV带来的更高、更开阔的乘坐感受呢?
如果说尺寸变大还只是一个前奏,那么接下来的这个变化,可以说是特斯拉扔出的一张“王牌”,那就是座椅布局。
我们都知道,小米SU7目前卖的都是5座版的,对于一般的个人或者三口之家来说,5个座位是完全够用的。
但是,现在国内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二胎、三胎家庭越来越多了。
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想带着孩子,再捎上父母一起出去玩,一辆5座车马上就显得拥挤不堪,非常不方便。
而这次申报的特斯拉Model Y L,提供了一种“2+2+2”的6座布局。
这个变化一下子就击中了很多家庭用户的痛点。
6座车的好处太多了,中间一排是两个独立的座椅,不仅坐着舒服,还留出了一个通道,方便后排的乘客上下车,小孩子在车里活动也更方便。
对于那些家里人口多的家庭来说,6座是一个硬性需求,是一个“有没有”的问题,而不是“好不好”的问题。
这一下,Model Y L的目标客户就非常明确了,就是那些注重家庭出行的用户。
而这一点,是目前的小米SU7无法提供的。
这就好比你去餐厅吃饭,一家店菜品再精致,但没有包间,而另一家店正好有能容纳全家人的大包间,那么对于家庭聚餐的人来说,选择哪家就不言而喻了。
特斯拉这一招,可以说是非常精准地找到了一个细分市场,直接和小米SU7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当然,作为电动车,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动力和续航。
在这一点上,小米SU7的账面数据确实非常漂亮,特别是高配版本,零到一百公里的加速时间不到3秒,最长续航里程也号称能超过800公里,这个性能可以说是非常强悍了。
相比之下,新申报的Model Y L从数据上看,电机功率要小一些,最高车速也比特斯拉自己的一些高性能版要低。
但是,了解特斯拉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品牌有一个看家本领,那就是能源效率控制得特别好。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好比两个人同样喝一瓶水,一个人咕咚咕咚几口就喝完了,另一个人却能小口慢饮,喝上更长的时间。
特斯拉就属于后者,它的电池管理系统、电动机的效率都很高,能把每一度电都用在刀刃上。
所以,虽然它的电池容量或者电机功率可能不是最大的,但实际开起来,它的续航里程往往非常扎实,很少出现续航“打折”严重的情况。
所以,虽然小米SU7的参数看着更厉害,但Model Y L的真实续航表现到底怎么样,现在还不好说,很可能依然会是市场上的第一梯队水平。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极限的加速性能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了几次,但实实在在的续航里程,却是每天都要面对的。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价格和上市时间,这里面也充满了策略。
根据一些消息,这款新的Model Y L售价可能会在40万元左右,而小米SU7的顶配价格在30万。
表面上看,差了10万块钱,好像不是一个档次的。
但市场的逻辑没这么简单。
首先,对于那些就是冲着6座来的家庭,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会低一些,多花点钱解决全家出行的核心问题,很多人是愿意的。
其次,Model Y L的出现,会对30万到50万这个价格区间的市场形成一个“夹击”的效果。
原来那些预算30多万,在犹豫理想、问界或者小米SU7高配版的消费者,现在可能会想,是不是可以再加点钱,直接买一辆品牌更响亮的特斯拉6座车。
而那些原来打算花更多钱去买特斯拉更高端的Model X的消费者,现在一看,这个Model Y L空间也够大,价格还便宜那么多,可能就把订单转向了Model Y L。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选择的上市时间,定在了秋季,这正好是国内汽车销售的旺季,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金九银十”。
这个时间点,巧妙地避开了小米SU7刚上市那会儿最火的热度,同时又正好卡在了小米产能还在慢慢提升,很多下了订单的用户还在等车的这个时间窗口。
可以说,特斯拉的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心的计算。
总的来说,过去几年,特斯拉一直扮演着一个“颠覆者”的角色,它用全新的理念和产品,让很多传统汽车品牌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以小米、理想、蔚来、极氪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在用更快的充电速度、更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更流畅智能的车机系统,在30万级别的市场里,给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特斯拉这次推出加长、加座位的Model Y L,实际上也是在顺应市场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市场的需求。
这说明,昔日的行业引领者,现在也必须开始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同行的打法了。
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的进步和中国消费者话语权的提升。
这场竞争,无论结果如何,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意味着我们能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而中国品牌在这场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中,也正从一个跟随者,一步步成长为能够引领潮流的重要力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