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骑踏板摩托车的朋友,都把自己的车当成心肝宝贝,平时用车格外小心,尤其是起步的时候,总是习惯轻轻地、慢慢地给油,让车子缓缓地动起来,觉得这样才叫爱护车辆,能让车子开得更久。
这种想法听起来非常有道理,毕竟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温柔待物。
但今天我们得聊一个可能颠覆您认知的事实:对于踏板摩托车来说,这种看似“温柔”的起步方式,非但不能保护车子,反而是加速其核心传动部件——离合器磨损的元凶。
等到有一天您发现自己的车起步发抖、加速无力,甚至传动箱里传来奇怪的响声时,才发现这笔维修费花得实在有些冤枉。
要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我们得先花点时间,深入到踏板车那个我们平时看不见的传动箱里,去了解一下它的离合器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和手动挡汽车或者跨骑摩托车不一样,踏板车没有需要我们手动操作的离合器拉杆。
它的动力传递,完全依赖于一个非常巧妙的自动化装置,叫做“干式离心自动离合器”。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它的工作原理其实非常直观。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由发动机转速控制的自动开关。
在这个系统里,有三个关键角色:一个是连接发动机输出轴的部件,上面有几个可以向外甩开的“蹄块”,蹄块上贴着一层类似刹车片的耐磨摩擦材料;另一个是一个像碗一样的金属罩子,我们叫它“碗公”,它连接着通往后轮的传动系统;最后一个是连接它们整体的传动皮带。
当您的车子处于怠速状态时,发动机转速很低,那几个蹄块因为受到的离心力不够,就安安分分地收缩在一起,和外面的碗公没有任何接触。
这时候,发动机在空转,动力被切断,所以车子不会动。
当您开始拧动油门,发动机的转速就会迅速提高。
转速越高,蹄块受到的离心力就越大,就像您快速旋转一个绑着石头的绳子,石头会拼命往外飞一样。
当发动机转速达到一个临界点,通常是两三千转左右,这个离心力就足以让蹄块克服弹簧的拉力,猛地向外张开,然后紧紧地压在碗公的内壁上。
这一瞬间,蹄块上的摩擦片和碗公就通过巨大的摩擦力“锁死”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刚性连接。
发动机的动力就通过这个连接,再经过皮带传递到后轮,您的车子就平稳地起步并向前行驶了。
整个过程完全是自动的,核心就是利用离心力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来了。
为什么说轻轻给油、缓慢起步会伤害它呢?
原因就出在离合器“接合”的那一瞬间。
如果您起步时油门给得非常小,非常温柔,发动机的转速就会在一个不高不低、不上不下的区间里徘徊很长时间。
这时候,蹄块受到的离心力也是“半吊子”水平,既足够让它向外甩,接触到碗公,但又不足以让它瞬间就和碗公紧紧地压死。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极其尴尬且具有破坏性的状态——“半联动”或“半离合”。
在这个状态下,蹄块上的摩擦片不是和碗公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传递动力,而是在碗公的内壁上不断地滑动、摩擦。
您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像您开车时一直半踩着离合器踏板,或者骑自行车时轻轻捏着刹车还拼命蹬脚蹬子,大量的能量没有用来驱动车辆前进,而是通过摩擦转化成了破坏性的热量和粉尘。
这种长时间的半联动状态,会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每一样都足以让您的钱包“出血”。
首先,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蹄块上的摩擦片。
它本身就是一种消耗品,但正常情况下,由于每次起步都是快速结合,摩擦时间很短,所以它的寿命可以达到三万到五万公里,甚至更长。
可如果您长期保持温柔起步的习惯,就等于让它每次都在经历“酷刑”,被持续不断地打磨,寿命可能会急剧缩短到一万公里左右,甚至更短。
其次,摩擦产生的大量粉尘会残留在密闭的传动箱内。
这些细微的粉尘就像是机器的“PM2.5”,它们会污染传动皮带,导致皮带和带轮之间的摩擦力下降,出现打滑现象。
您会感觉油门加大了,发动机吼得很大声,但车速却提不起来,动力流失严重。
同时,这些粉尘还可能侵入传动箱内的轴承,导致轴承润滑不良、异常磨损,最终出现异响甚至卡死,维修起来既费时又费钱。
更严重的是,持续的滑动摩擦会产生极高的温度,这些热量会直接传递给碗公。
时间一长,碗公的内壁就会因为过热而发生金属材质的变化,表面出现一层蓝紫色的“烧蓝”痕迹。
这层烧蓝的金属表面会变得非常光滑,摩擦系数大大降低,这就会导致离合器打滑更加严重,形成一个无法逆转的恶性循环。
那么,正确的起步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果断给油,平稳行驶”。
这并不是鼓励您每次起步都像赛车手一样油门到底,那样会对传动皮带造成过大的瞬间冲击,同样会缩短其寿命。
正确的做法是,在起步的瞬间,将油门果断而平稳地拧到一个适中的开度,比如二分之一左右,让发动机转速在最短的时间内,比如一秒钟之内,迅速越过那个半联动的转速区间,使离合器蹄块能够“啪”的一下就和碗公完全结合。
一旦您感觉到车子已经获得了稳定的驱动力,平稳地动起来之后,就可以稍微收回一点油门,根据路况保持匀速行驶。
这种操作的核心思想,就是尽量缩短离合器处于“半联动摩擦”状态的时间。
尤其是在城市拥堵路段,走走停停是家常便饭,这时候切忌用很小的油门开度让车子“蠕行”,那是对离合器伤害最大的行为。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是,需要移动时,给一脚稍大的油门让车子动起来,然后松开油门利用惯性滑行一小段距离,再用刹车进行控制。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个问题,曾经有维修技师做过一个对比测试。
他们用了两辆同款的全新踏板车,进行了1000公里的跟踪测试。
A车全程采用“温柔起步”的方式,每次起步油门只给到三分之一,起步过程耗时约3秒。
B车则采用我们推荐的“果断起步”方式,起步油门给到二分之一,确保离合器在1秒内完成结合。
1000公里后,拆开两辆车的传动箱进行检查,结果差异巨大。
A车的离合器摩擦片磨损了约0.8毫米,碗公内壁有轻微的烧蓝现象,传动箱里的粉尘也明显更多。
而B车的摩擦片磨损厚度仅有0.3毫米,碗公内外光洁如新,粉尘量也少得多。
这个简单的数据对比清楚地告诉我们,不正确的起步方式,会让离合器的磨损速度增加两倍以上。
所以,请记住,踏板摩托车的离合器生来就是为了“快速结合”而设计的,我们刻意地去“温柔”,反而是违背了它的工作原理。
改变一个小的驾驶习惯,起步时果断一点,不仅能让您的爱车起步更顺畅、更有力,更重要的是能大大延长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为您省下不必要的维修开支和麻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