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高速公路上,仪表盘警报灯突然亮起,发动机发出异响——这是汽车博主“张教官”最近遭遇的惊魂时刻。驾驶魏牌摩卡PHEV行驶在G4京港澳高速时,车辆突发动力故障,险些酿成事故。更戏剧性的是,当他拨通魏牌售后电话时,对方竟以“车辆改装过”为由拒绝救援,直接把锅甩给了车主。这段经历被发到网上后,瞬间点燃舆论:“国产高端品牌的售后就这水平?”
一、故障现场:高速惊魂与售后“踢皮球” 张教官的行车记录仪画面显示,车辆失去动力后,仪表盘弹出“请立即停车”的红色警告,时速从100公里骤降至30公里。这种“高速失速”在车圈被称为“致命故障”,极易引发追尾。更让人心寒的是售后态度:客服先是质疑车主“私自改装电路”,后又推脱“需等技术人员判定”,全程未安排拖车救援。最终,张教官自费2000元叫了拖车,而4S店检测后却称“只是软件bug,升级即可”——这波操作被网友调侃为“先甩锅再打脸,魏牌售后演技派”。
专业汽修师@老徐拆车在直播中分析:新能源车高速失速多与电池管理系统(BMS)或电机控制器有关,但魏牌官方至今未公布具体故障代码。“如果是软件问题,说明品控测试不充分;如果是硬件缺陷,更该召回而非甩锅。”值得玩味的是,魏牌母公司长城汽车上月刚因“线束隐患”召回1.2万辆欧拉,如今相似剧情再度上演。
二、甩锅文学大赛:车企售后的“花式推责” 这并非孤例。黑猫投诉平台显示,魏牌近半年投诉量同比激增170%,其中“售后推诿”占比超四成。有车主吐槽:“说好终身质保,真出问题时‘终身’变成了‘终生扯皮’。”更魔幻的是,某些4S店甚至发明了“免责三板斧”:先扣“操作不当”帽子,再搬出“外部因素”(如油品差、路况烂),最后祭出“非原厂配件”大旗。
法律博主@法山叔指出,根据《家用汽车三包规定》,车企不能以“未在指定渠道保养”为由拒赔,除非能证明故障与保养有直接因果关系。“魏牌客服张口就甩锅改装,既没现场勘查也没检测报告,涉嫌违反消保法。”而张教官的车辆经第三方检测,根本不存在所谓“电路改装”。
三、信任危机:高端品牌的“人设崩塌” 魏牌曾以“国产豪华SUV”自居,摩卡PHEV售价超30万,广告里满是“匠心服务”“用户至上”。但这次事件暴露的,却是部分国产品牌“重营销轻售后”的通病。某车企内部员工匿名爆料:“KPI压榨下,售后部门变成成本中心,技师流失严重,有些店连基础诊断设备都不全。”
对比特斯拉的“远程诊断”和理想的“上门取送车”,魏牌的售后体系显得原始而傲慢。知乎热帖一针见血:“当蔚来车主在机场享受免费充电时,魏牌车主还在和客服辩论有没有改装车。”这种落差直接反映在销量上:魏牌6月销量同比下滑26%,竞品问界M7却增长89%。
尾声:车主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 事件最新进展是,魏牌终于道歉并承诺“优化服务流程”,但网友并不买账:“每次都是出事才整改,早干嘛去了?”汽车博主@胖哥杨力说得实在:“高端不是堆配置定高价,而是故障时有人管、投诉时有人理。”
张教官的经历给所有车主提了个醒:买车前别光看参数表,还得搜搜“品牌名+售后”关键词。毕竟踩坑不可怕,可怕的是踩坑后连个拉你的人都找不到。所以问题来了——当你手握30万预算,还敢赌魏牌的“豪华承诺”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