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1-8月的燃油SUV榜单,简直是今年车圈最好笑的段子,没有之一。
我朋友圈里那帮天天布道“油车已死,电车当立”的未来战士们,估计脸都绿了,这会儿八成正躲在哪个角落默默删动态呢。
谁能想到,在新能源车企PPT满天飞,天天喊着要“颠覆”的年头,把所有合资老炮儿按在地上摩擦的,居然是咱们的国货之光——吉利星越L。
这事儿,比德云社的相声还来得有包袱。
你肯定见过这种人,张嘴闭嘴“智能座舱”,闭嘴必谈“续航焦虑”,仿佛开个油车就是与时代为敌。
可真到了自己掏腰包的时候,那叫一个“口嫌体正直”,转身就溜达到4S店,对着那些“落后”的燃油SUV,摸摸这儿,敲敲那儿,算计着落地价。
这叫什么?
这叫人民群众用脚投票,资本和故事都得往后稍稍。
说回星越L,这哥们儿能冲到榜首,真不是靠什么花里胡哨的营销。
它就像那种长相周正、不解风情,但工作稳定、会做饭的经济适用男。
第一眼,你可能觉得它有点“老干部”,那张脸方方正正的,没啥攻击性。
但就是这种不讨好所有人的设计,反而通吃了所有年龄段。
小年轻觉得这叫“新中式”,有底蕴;长辈们看着觉得“这车稳当”,靠谱。
你开它出门,没人会觉得你打肿脸充胖子,也没人会觉得你品味堪忧。
当然,光靠一张“国泰民安”脸是不够的。
吉利这次是真下了血本,一颗8155芯片,直接把车机体验拉到了大气层。
那流畅度,比我那个天天喊卡的iPad Pro还顺滑。
堵在晚高峰的高架上,老婆在副驾刷剧,娃在后排看动画,全家人的情绪价值都被这块屏幕给稳住了。
偶尔断个网,那焦虑感确实上头,跟抢演唱会门票似的,也算是平淡生活里的一点小刺激。
一聊到内饰,就不能不替日系那几位老大哥叹口气。
丰田RAV4、本田CR-V,销量榜上的常青树,可你一坐进去,那扑面而来的“祖传塑料感”,瞬间让你怀疑人生。
手握着方向盘,总感觉下一秒就要喊出“逮虾户”。
有人毒舌说,买丰田就是买个发动机送车壳子,至于车机,那玩意儿能亮就行。
这话虽然糙,但理不糙啊。
空间这事儿,倒是国产和日系卷得最凶的地方。
每次节假日上高速,服务区里停着的SUV,后备箱打开就没有一个是空的,塞得跟俄罗斯方块高级挑战赛一样,恨不得把家里的空气炸锅都带上。
星越L、瑞虎8的后排能让你直接“葛优躺”,而RAV4和CR-V也总能给你一种“我还能装”的错觉。
特别是奇瑞瑞虎8,简直是把性价比玩明白了,十万出头的价格,老板椅、全景天窗给你配齐,堪称“年轻人的第一台房车”。
就是那套内饰设计,总带着一股子“理工男”的耿直,实用是真实用,就是少了点能让你发朋友圈炫耀的冲动。
至于动力,大家现在都挺“养生”的。
星越L的2.0T不追求零百加速,而是把平顺刻进了DNA里,非常懂中国家庭用户的“中庸之道”。
你要是飙车党,那还是电车更适合你,毕竟地板油下去,那推背感油车给不了。
日系那几个,依旧抱着自然吸气和小排量涡轮,油门踩下去软绵绵的,省油是真的,激情也是真的没有。
都说本田“买发动机送车”,我看是因为你也舍不得把它开快。
所以你看,这场仗,远没到终局。
新能源车企还在疯狂内卷智能驾驶和电池技术,而燃油车靠着多年的口碑、成熟的机械素质和更亲民的价格,死死守着自己的基本盘。
市场就像一出罗生门,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看到了真相。
说到底,买车跟过日子一个道理。
有人喜欢新鲜刺激,愿意为未来买单;有人就图个安稳可靠,不想隔三差五为充电桩和续航发愁。
嘴上喊着“油车不行了”的人,和默默开着SUV带全家出游的人,共同构成了这个光怪陆离的汽车世界。
那么问题来了,你现在会怎么选?
或者说,你觉得燃油SUV这最后的倔强,还能撑几年?
评论区聊聊呗,看看谁才是你心里的那个“老实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