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包小可~11 月 16 号这天,雷军连着发了好几条微博,全是关于小米汽车安全的 —— 要不是被黑得太离谱,估计雷总也不会这么急着出来辟谣。
一开始我还纳闷,好好的怎么突然扯到 “小米汽车重颜值轻安全” 了?翻了翻才知道,原来是有人把雷军去年 4 月的采访断章取义了:当时他明明说 “好看是第一位的”,但后面紧跟着就强调 “安全是基础、是前提、高于一切”,被动安全、主动安全、电池安全、隐私安全四重保障都提了,结果愣是被挑事的人掐头去尾,把 “重颜值” 和 “轻安全” 绑在一起说。
这波操作真的太冤了!
1. 雷军为啥急着辟谣?被断章取义的 “安全争议” 太离谱
其实稍微梳理下两年前的公开信息就知道,雷军当时没少强调小米汽车的安全。2023 年 12 月他就说过,小米 SU7 是按最严苛标准设计的,钢铝混合车身高强钢和铝占比超 90%,最高强度能到 2000MPa,整车扭转刚度 51000Nm/deg,电池也用了最高安全规范;2024 年 1 月更是直接点明 “安全高于一切”。
结果现在倒好,有人故意把 “好看优先” 单拎出来,把 “安全保障” 抛在脑后,硬给小米汽车扣上 “重颜值轻安全” 的帽子。眼看着抹黑言论越来越夸张,雷军终于忍不住了,直接转发自己之前的旧微博,一条一条摆证据,还回怼网友:“安全是基础是前提,跟好看有啥矛盾?”
这话其实没毛病 —— 谁买车不希望又好看又安全?难道好看和安全是二选一的事儿吗?
说起来,小米 SU7 上市后市场份额涨得快,对同级竞品形成了压力,从那以后,针对它的负面声音就没断过:除了这次的 “安全争议”,还有人拿个别车主操作失误的事故过度炒作,甚至给它贴 “绿化带战神” 这种负面标签。之前雷军就说过,小米汽车是全网被黑最惨的品牌之一,还呼吁全行业一起抵制黑公关和水军。
想想也挺无奈的,车企花大价钱搞研发,想把车做好,结果还要分心对付这些没头没尾的抹黑,真的太消耗精力了。
2. 不止小米!理想汽车也被水军 “下死手”,车主都受牵连
其实被黑的不止小米,理想汽车也是水军的 “重点关照对象”,而且手段一次比一次离谱。
今年理想 i8 上市的时候,有个叫 “25 度考场” 的自媒体,发了个虚假测评 —— 故意隐瞒操作、剪辑视频,硬是编出 “i8 续航虚标” 的结论。更过分的是,8 月份有个平台,7 小时内密集推了 45 条差不多的视频,把个别理想车主的不文明行为,直接上升到 “所有理想车主素质差” 的群体标签。
有真实车主说,就因为这波抹黑,自己的车被人扔垃圾,连日常生活都受影响。你说这冤不冤?车主好好开车,没招谁没惹谁,结果因为水军的恶意炒作,平白无故遭了罪。
理想 CEO 李想后来回应说 “不会黑化报复”,还说 “变成他们那样,他们就赢了”。这话听着挺平和,其实满是无奈 —— 就算车企掌握了水军操作的线索,搭建证据链也太难了,最后往往只能追究几个执行层的水军账号,根本伤不到背后的人。
更可怕的是,水军的成本极低,一条黑评最低才几毛钱,可给车企造成的损失却可能上百万。新车上市的关键期,被这么一搅和,销量、口碑都会受影响,最后受伤的不止车企,还有普通消费者。
3. 天下苦黑水军久矣!我们该怎么避开 “虚假车评”?
现在网上看车评,真的得擦亮眼睛。潜在消费者本来想了解真实车况,结果刷到一堆水军发的虚假测评,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黑稿 —— 比如有人说 “某车不安全”,你要是没去查碰撞测试成绩,没看真实车主的长期反馈,很容易被带偏,错过合适的车,甚至买到被恶意抹黑的好车。
其实判断一辆车安全不安全,根本不用看水军怎么说。最简单的办法:查权威的碰撞测试报告,比如 C-NCAP、中保研的成绩,这些数据不会骗人;再去车主论坛、车友群里问问,看看真实车主开了一年半载,有没有遇到安全相关的问题。多花点时间做功课,比看十条八条黑稿都管用。
说真的,“天下苦黑水军久矣”。车企被抹黑,得花精力辟谣;车主被贴标签,日常生活受影响;消费者被误导,选车难上加难。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儿,真的该管管了。
你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过汽车虚假测评?或者身边有车主被水军抹黑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我是包小可,每天努力一点点~
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电脑知识网立场。发布者:电脑知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xun.com/n/855077.html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