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SUV销量榜公布,理想L6跌破万辆,问界M7稳居第二

最近这汽车市场,尤其是那些看着就气派的大块头SUV,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你要是现在去翻一翻每个月的销量榜单,肯定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排在最前面的那些车,十有八九都挂着绿色的新能源牌照。

这跟几年前简直是天壤之别,那时候大家买这种大车,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些国外的老牌子,什么宝马、奔驰、奥迪,再不济也是大众、丰田。

10月SUV销量榜公布,理想L6跌破万辆,问界M7稳居第二-有驾

可现在,风向全变了。

就拿刚过去的10月份来说,中大型SUV这个领域里,你要想找个纯烧油的车,得把名单往下拉好长一截,一直滑到十几名开外才能看到宝马X5的影子。

这变化也太快了,让人不禁想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要说10月份谁家的车最火,那绝对是问界M7。

这车自从新款上市以后,就跟开了挂一样,订单多得厂家都生产不过来。

网上都开玩笑说,华为的余承东都得亲自去工厂里帮忙拧螺丝了,可见这车有多抢手。

10月份一个月,问界M7就交付了一万六千多辆,但这还只是已经交到车主手里的,后面还有一大堆人拿着合同眼巴巴地等着提车呢。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这问界M7也不是什么新面孔了,怎么突然就卖得这么好?

10月SUV销量榜公布,理想L6跌破万辆,问界M7稳居第二-有驾

其实原因挺简单的,就是华为的技术招牌加上一个让人很难拒绝的价格。

你想想看,一台车长超过五米的大SUV,坐着舒服,空间又大,关键是还带着华为那一整套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开起来省心又安全,最后定价落在了二十多万这个区间。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同样级别的合资或者进口车,价格起码要翻一倍。

这就是咱们中国品牌现在厉害的地方,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和诚意,把过去高高在上的豪华体验,拉到了普通老百姓也能够得着的位置。

除了问界M7,比亚迪新推出的方程豹豹5也结结实实地火了一把。

这车定位很特别,是一台能上山下河的硬派越野车,但同时它又是一台新能源车。

以前大家玩越野,脑子里想到的都是普拉多、牧马人这些“油老虎”,开出去是威风,但一脚油门下去,那油钱也让人心疼。

现在方程豹豹5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在城里开,你就用电,几乎不花什么钱;周末想出去撒野,它又能烧油,综合续航能跑一千多公里,彻底告别了里程焦虑。

10月SUV销量榜公布,理想L6跌破万辆,问界M7稳居第二-有驾

这种既能满足日常家用,又能满足诗和远方的产品,正好打动了很多人的心。

所以这车一发布,订单就爆了,比亚迪的工厂估计又在为产能发愁了。

这种“幸福的烦恼”,现在成了很多热门国产车的常态。

有新星冉冉升起,自然也就有老牌王者感受到压力。

咱们再来看看理想汽车。

在问界M7火起来之前,理想的L7、L8、L9三款车可以说是三十万到五十万价位家庭用车的绝对霸主。

它们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精准定位,给用户提供了像家一样舒适的乘坐体验,销量一直遥遥领先。

但是,随着问界M7这样的强力对手出现,理想的日子就没那么安逸了。

10月份,理想L系列的总销量依然非常高,稳坐新势力车企的头把交椅,但很多人已经能感觉到,市场的风向在变。

10月SUV销量榜公布,理想L6跌破万辆,问界M7稳居第二-有驾

大家开始拿理想和问界做比较,发现问界在智能化方面似乎更进一步,价格上还有优势。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新能源车都在往“大电池、长续航”的方向发展,纯电能跑个两三百公里成了主流。

相比之下,理想的增程式技术路线,虽然解决了里程焦虑,但它的纯电续航里程相对短一些,这就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短板。

市场竞争就是这么残酷,哪怕你已经是冠军,只要稍有松懈,后面的追赶者随时都可能超车。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追求顶级的智能化或者极致的越野性能,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实惠好用才是硬道理。

在这方面,吉利和零跑就做得非常出色。

吉利旗下的银河系列,走的路线就是“量大管饱”,用一个很实在的价格,给你一台尺寸不小、配置丰富的插电混动车,每个月都能稳稳地卖出上万台。

而零跑汽车更是把“性价比”这三个字玩到了极致。

它直接用十五六万的价格,给你造了一台尺寸上属于中大型SUV的车,这在过去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10月SUV销量榜公布,理想L6跌破万辆,问界M7稳居第二-有驾

一开始可能还有人担心,这么便宜的车,质量靠不靠谱?

但随着零跑的销量连续好几个月都名列前茅,逐渐成了新势力品牌里的销冠,大家对这个品牌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事实证明,只要你的产品真的有诚意,价格真的有优势,消费者是会用自己的钱包来投票的。

回头再看看榜单的后半部分,那些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燃油车,比如大众途昂、丰田普拉多、传祺GS8等等,虽然也还在榜单上,但位置已经明显靠后了。

宝马X5作为传统豪华品牌的标杆,一个月能卖五千多台,已经算是燃油车里表现最好的了,但跟前面那些动辄上万的国产新能源车一比,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并不是说这些燃油车本身不好,它们依然是技术成熟、品质可靠的好车,但时代确实变了。

当国产新能源车能在动力、智能化、用车成本等多个方面提供更优的体验时,消费者的选择自然会发生倾斜。

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的飞跃。

我们不再是跟在别人后面模仿,而是在新能源这个全新的赛道上,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技术路线和产品优势。

这场发生在汽车市场的深刻变革,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车企之间竞争越激烈,我们能买到的车就会越好、越便宜。

或许再过一两年,我们花二十万的预算,就能买到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豪华大SUV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