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厮杀转向存量博弈,“价格战”、“配置堆砌”式的“内卷”已成为行业常态。
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强调,汽车企业不应满足于“量的冠军”,须向“质的标杆”迈进。他指出,市场驱动力的核心应从价格转向价值,这才是车企赢得未来的关键。
付炳锋进一步呼吁,车企需在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四大核心维度上协同发力,系统性创造价值,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需求。
在多数车企困于“量”的鏖战时,捷豹路虎却交出一份“质”的答卷。
2025财年(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这家英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实现息税前利润率8.5%、自由现金流15亿英镑、净现金盈余2.78亿英镑,核心财务指标均达近十年峰值。此外,2024年揽胜稳居百万级SUV销冠、卫士登顶70万-100万元区间市场销量榜首、在J.D. Power近日发布的 2025年中国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SSI)中,捷豹路虎再获豪华品牌第一名,更以775分的总成绩,创下豪华品牌近五年以来的最高得分。一系列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捷豹路虎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供应链融合为基石、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价值创造”战略。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换道赛程中,这家英国豪华车企正以新现代豪华主义重新定义竞争规则。
技术破局——以全球研发+本土创新构筑电动化护城河
充沛的现金流带来足够的底气以应对市场变化,也有足够的底气去完成组织架构的优化改革,在提升团队凝聚力的同时,进一步加速了捷豹路虎在四年前提出的“重塑未来”战略的一体化推行。
据了解,2021年2月,捷豹路虎发布全新全球战略“重塑未来”,电动化是该战略的核心,捷豹路虎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成为全面电动化的新现代豪华主义汽车制造商,其中揽胜、发现和卫士品牌家族将陆续推出纯电动车型,捷豹品牌将实现全面电动化。
面对中国市场,捷豹路虎并未以激进降价等短期策略来应对焦虑,而是清醒地认识到,破解内卷就要跳出价格战,需以技术高度建立差异化壁垒。
自此,捷豹路虎开始围绕“电动化”这一战略核心,从产品研发、赛事投入、投资部署、产业布局等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布局,以达到2039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
支撑捷豹路虎战略落地的,是企业高达180亿英镑的五年研发投入。
在英国哈利伍德工厂,经过5亿英镑改造的柔性生产线上,纯电揽胜与燃油车型正并线生产。其背后是三大技术架构的精密布局:像乐高积木般兼容多动力的MLA平台、专注纯电的EMA架构、以及捷豹专属的JEA平台。值得一提的是,首款纯电揽胜已获6.2万订单。
在伯明翰郊外的创新中心,工程师正在测试由30%海洋塑料制成的底盘护板,而每公斤再生塑料可减少4.2公斤碳排放。
在中国,捷豹路虎也在从三个层面进行碳减排。首先是打造绿色工厂,优化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捷豹路虎常熟工厂在屋顶铺设了5万余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工厂用电的23%来自于自产的绿色电力;其次是在中国的办公室及保税仓等进行碳减排;第三是供应链层面的碳减排。
生态共赢——深化本土融合,激活“中国供应链”全球价值
几十年来,中国催生了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并吸引跨国车企通过技术转移与本土培育,推动中国供应链与全球体系深度融合,构建兼具规模与韧性的产业生态,这奠定了中国成为全球采购体系核心节点的基石。
截至2024年底,捷豹路虎在华供应商网络已覆盖全国18个省份、总量达115家,较2019年实现 200%爆发式增长。更关键的是,本土采购规模呈现指数级扩张:年度零部件采购金额逼近 40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激增 10倍,创下跨国车企在华供应链本土化增速的新标杆。
随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进,外资企业需要更注重本土化经营,才能更好地融入国内大循环,同时服务于国际大循环。企业不仅要将生产和供应链深度嵌入中国市场,还需在研发、品牌建设和决策机制等方面实现更有深度、更具创新性的“新本地化”。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高级董事青山悟指出,合资品牌过去全球化模式带来的规模效益与成本优势难以直接复制到新能源时代,因为中国市场的高度聚集化供应链需要不同于全球市场的独立运营模式。一旦合资品牌能够适应这种模式,并借助本土供应链优势,竞争者将有机会重新回到它们擅长的领域。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捷豹路虎与奇瑞汽车共同打造的“Freelander神行者”项目,开创了合资合作的全新模式。这一项目不仅标志着传统合资模式向2.0时代的升级演进,更是跨国车企积极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积极实践。
在此合作模式下,Freelander使用奇瑞的电动化平台,捷豹路虎全球设计团队主导全新Freelander神行者设计,奇瑞汽车负责车辆的工程开发、销售、服务等。
Freelander品牌总部设立于上海,依托常熟的全球制造基地进行生产,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亮相,而该品牌未来将打造成为一个涵盖多款电动车型的品牌家族,并面向全球市场。
有分析指出,在跨国车企纷纷调整中国市场战略的当下,Freelander模式的意义在于当“市场换技术”成为历史,这种基于平等互惠的深度合作更具可持续性。捷豹路虎贡献品牌溢价和设计能力,奇瑞提供电动平台与成本控制,双方在新能源赛道共建起了全新的价值维度。
体验升维——以品牌文化穿透用户心智,重塑豪华标杆
内卷时代,汽车企业需要回归用户价值本质,而豪华品牌更应以情感共鸣超越工具属性。
在中国市场,长期的投入和精耕细作,使得捷豹路虎展现出了独特的“韧性”。这种韧性不仅体现在高端豪华细分市场保持领先,更体现在对高端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洞察与价值塑造。
在国内70万元以上豪华SUV细分市场,捷豹路虎稳居销量榜首;揽胜蝉联100万元以上豪华SUV细分市场的销冠;卫士则荣登70万至100万元级SUV销量榜首。
2025年4月,上海“揽胜之境”艺术空间内,两位企业家为釉里红高定版揽胜支付定金。这款融入明代瓷艺的限量车型落地价470万元,发布一周即售罄。这种品牌号召力直接转化为市场统治力:揽胜在150万元以上豪华SUV市场连续23个月市占率超50%,相当于该价位段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揽胜。而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市场交付的SV车型多达800台。
豪华车的尽头不是参数,而是对人与世界的深刻共情。当130辆卫士在腾格里沙漠完成“士在八方”越野挑战,硬核越野精神得以具象化;当发现车队在阿勒泰驶过第5万公里征程,探索精神持续激发,已经历经九季的发现品牌“发现无止境”旅途,更是累计吸引了3万多名车主和嘉宾参与,形成了独特的品牌社群文化。
当下,中国汽车行业困于“量”的红海,捷豹路虎则以“质”的升维打开了增量蓝海——从电动化技术锚点、供应链生态重构到豪华体验重塑,其每一步都在印证:真正的反内卷,在于对用户价值、产业协同与可持续创新的极致追求。这条价值创造之路,不仅为捷豹路虎赢得了“高端战场”的销冠,更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以质破卷”的全球化范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