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真是热闹,家电圈的“卷王”追觅一拍脑袋杀进了汽车圈,还直接甩出一张官图,瞬间把所有人都震住了。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做扫地机器人、吹风机卖得风生水起的追觅,现在要造车了!而且首款车型一看就不简单——那张脸,怎么跟布加迪超跑撞了款? 流畅的线条、低趴的姿态、还有那对拉风到不行的蝴蝶门,说它不像威航我都不信。更离谱的是,这车居然要在特斯拉德国工厂旁边生产,走“中国研发+德国制造”的高端路线,2027年才首发……等等,这是要当电动车界的“性能艺术品”?
先别急着喊“又是PPT造车”,咱得冷静看看这台神秘新车到底有几斤几两。
外观:这颜值,真的会上头!
第一眼看到追觅这台车的官图,我脑子里就蹦出俩字:嚣张。前脸虽然没公布细节,但轮廓一看就是超跑范儿,低矮修长,风阻系数估计能压得很漂亮。再配上那对对开式蝴蝶门,开门那一刻,别说路人回头率了,怕是连隔壁保时捷车主都得停下来看两眼。你说它是装逼利器吧,它还真有这个资本;你说它是出片利器吧,那光影线条随便一拍就是壁纸级大片。最关键的是,它居然用了2000MPa航天级热气胀钢,这强度什么概念?比普通高强度钢高出一大截,连F1赛车都用这类材料。隐藏B柱也不怕刚度不够,安全性这块算是支棱起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激进的设计,日常上下班开出去会不会太招摇?停车窄一点的车位,那蝴蝶门一展,两边邻居估计都想投诉你。但转念一想,买这种车的人,图的就是个“走路摇头晃脑”的排面,谁还在乎这点小麻烦?
内饰:未来感拉满,科技味儿呛人
打开车门一看,好家伙,这内饰简直是把“科幻电影座舱”搬进了现实。一体式双联屏横贯中控,电子按键遍布全身,物理按键几乎绝迹。这种设计风格,说白了就是冲着“上桌第一个动筷”的科技旗舰去的。想象一下,启动车辆时屏幕缓缓点亮,氛围灯跟着呼吸,那种仪式感,绝对让人上头。
但问题也来了——这么多电子按键,盲操方便吗?下雨天手湿了会不会失灵?尤其是高速行驶时想调个空调温度,还得低头点屏幕,安全隐患可不小。相比之下,像特斯拉Model S虽然也极简,但至少保留了部分实体旋钮;而蔚来ET7则在大屏之外加了HUD和语音补位,交互更人性化。追觅这车要是只靠一块大屏撑全场,恐怕容易被打脸。
动力:千匹猛兽,还是纸上谈兵?
目前动力信息不多,但官方透露会采用双电机纯电系统,综合功率有望突破1000马力。啥概念?布加迪Chiron也就1500马力左右,这追觅一上来就奔着千匹去,野心不小啊!百公里加速估计4秒内轻松拿下,甚至可能杀进3秒区。要是真能做到,那妥妥的“驾驶玩具”,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怼到后脑勺。
可问题是,光有马力够吗?三电技术才是电动车的灵魂。电池续航多少?快充多长时间?电控系统能不能稳住这么猛的动力输出?特别是过弯时扭矩分配、刹车能量回收这些细节,直接决定你是在驾驭猛兽,还是被猛兽驾驭。反观竞品,比如保时捷Taycan,不仅性能炸裂,底盘调校和能耗管理也顶呱呱;Lucid Air更是以超长续航和高效电驱著称。追觅要是只堆参数不讲实际体验,很容易变成“车界网红”——红得快,凉得更快。
安全与操控:硬核底子不能少
刚才提到了车身用了2000MPa超高强钢,这在被动安全上是个大加分项。但主动安全呢?L2级辅助驾驶有没有标配?自动泊车、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功能能不能做到丝滑无顿挫?毕竟现在连十几万的国产车都在拼智驾,你一个定位高端的新玩家,总不能在这方面劝退用户吧?
再说操控。超跑级的外观,必须配上超跑级的底盘。低重心设计、前后双叉臂悬挂、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这些配置,估计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开着一台千匹猛兽过弯侧倾严重,那不是乐趣,是吓人。对比之下,Taycan之所以受追捧,除了品牌,更重要的是它的PDCC动态底盘和后轮转向系统,让大马力也能优雅过弯。追觅要是能在底盘调校上下足功夫,未必不能打一场翻身仗。
竞品对比:高手如林,压力山大
咱们拉三台车来比比:特斯拉Roadster(未交付)、保时捷Taycan、蔚来ET9(新晋旗舰)。
特斯拉Roadster:也是千匹级纯电超跑,0-100km/h宣称1.9秒,性能怪兽无疑。但它跳票多年,至今没量产,属于“画饼”。追觅2027年发布,时间点刚好卡在它可能再次跳票的节骨眼上,有机会捡漏。
保时捷Taycan:品牌力强,操控顶尖,做工扎实,燃油车时代的“神车”底蕴摆在那儿。但价格高,后期养护贵,适合不差钱的玩家。追觅要是能把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完全有机会靠性价比突围。
蔚来ET9:刚刚发布的行政旗舰,主打智能底盘和自研芯片,强调“场景驱动”。虽然性能不如追觅激进,但舒适性和智能化更均衡。如果追觅只顾性能忽视日常 usability,反而会被ET9这类“全能选手”抢走市场。
总结:敢想敢干,但路还长
说实话,追觅这第一步棋下得挺大胆。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全球销售,这模式听着就高级;造型对标布加迪,直接抢占用户心智;千匹动力+蝴蝶门,噱头拉满。它不像某些新势力从家用车切入,而是直奔金字塔尖,想用一台“现象级产品”一炮而红。
但挑战也不小。品牌认知为零,用户凭什么信你能造好车?供应链、品控、售后体系全要从零搭建。更何况2027年才发布,三年后电动车格局会变成什么样?说不定那时候800V平台都成标配,固态电池也普及了,你现在吹的黑科技,到时候可能已经“跌冒烟了”。
所以,这台车到底是“真香”还是“PPT神车”,还得看接下来的动作。但至少,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敢于挑战极限的决心。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考虑等三年买一台追觅超跑,还是更愿意选择成熟的豪华品牌电动车型?你喜欢哪一款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