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续108个月销冠、单车月销高达8万辆,到如今月销量跌破万辆、前三个月仅售出1.65万辆,哈弗H6的跌落为何如此迅猛?加长版H6L换标GWM,堆满配置却仍在坚守燃油路线,当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市场还会给传统神车留下多少空间?更值得深思的是:魏建军直言团队‘完全没有用户思维’,转型期的大象究竟是在谨慎观望,还是已经步履蹒跚?本期深入剖析的不只是一款车的兴衰,更是一部传统车企与时代赛跑的缩影。
主持人:我们这期节目将围绕哈弗H6的兴衰展开,你有没有发现,曾经满大街都是的那款神车,现在好像突然就看不见了?
嘉宾:对啊,你说的是哈弗H6吧?我刚看到数据还吓一跳,这车以前可是连续一百零八个月都是销量冠军,真的,一个月能卖到八万辆,你说这得多火?
主持人:是啊,那时候谁想买十万出头的SUV,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简直就是国产SUV的代名词。可现在呢?月销量都跌破一万辆了,连SUV销量榜前十都进不去,你说这落差大不大?
嘉宾:太大了,说实话我都没想到下滑这么狠。去年全年才卖了一十三点二七万辆,比起前年少了将近百分之四十;今年前三个月加起来才一点六五万辆,同比下滑超过百分之八十,这数字听着都让人心里一紧。
主持人:我也是,你说这变化怎么就这么大?我记得以前去店里,顾客一进门就点名要看H6,现在销售都说得费劲解释,甚至很多年轻人一听是纯燃油车,扭头就走。
嘉宾:所以呢,咱们今天就得好好聊聊这个事。不过先说好,咱们聚焦在H6这一款车上,不扯到整个长城汽车,毕竟它的问题太复杂,咱们得先把这一个案例吃透,你说是不是?
主持人:完全同意,咱们得先把边界划清楚,不然容易跑偏。你刚说H6以前多厉害,那咱们是不是得先回忆一下,它当年到底是靠啥火起来的?
嘉宾:简单讲,就是四个字——性价比高。那时候市面上十万出头的SUV选择少,H6空间大、动力够、配置也实在,关键是皮实耐造,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了大家买车的首选。说白了,它就是那个时代的‘刚需神车’。
主持人:我懂,就像你现在想买手机,第一反应是某个爆款型号一样。那问题来了,为啥现在不香了?是车不行了,还是市场变了?
嘉宾:说实话,车本身其实没停步。你看新款H6L,加长了车身,长四千八百毫米,轴距两千八百一十毫米,直接跨到中型SUV级别了,空间大了不少。
主持人:等等,你刚说H6L?这名字听着陌生,是不是就是那个加长版?而且我听说车标也换了,从‘HAVAL’变成‘GWM’了,这是啥意思?
嘉宾:你是不是想说,这操作有点看不懂?其实这是长城的‘ONE GWM’战略,想把品牌统一起来,以后全球都用GWM这个标。说白了,就是不想再让哈弗、坦克、欧拉这些品牌各自为战,要搞一个整体形象。
主持人:听起来是挺长远的,可消费者买账吗?我现在去店里,看到一个挂着GWM标的H6L,第一反应可能是‘这还是H6吗’?品牌认知断了,你说是不是个问题?
嘉宾:你说到点子上了。而且更关键的是,它还在燃油车上使劲。你看H6L这配置,2.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一百七十五千瓦,百公里加速七点二秒,油耗是WLTC标准下的七点四升,数据看着不错对吧?
主持人:听着是还行,但你说现在谁还只看这些?电动车一踩就有劲,还安静,充电也方便。H6L这动力再强,也比不过十几万的电动轿车,你说是不是有点尴尬?
嘉宾:没错,而且智能体验上也在拼。H6L配了十四点六英寸中控屏,CoffeeOS3智能座舱,还有L2级辅助驾驶,舒适性配置也堆得很满,座椅加热通风按摩、氛围灯、双层隔音玻璃都有。它想走的路很明确——在燃油车里做到极致。
主持人:听起来像是‘最后的坚守’?可问题是,市场还给不给它这个机会?新能源车现在零售渗透率都超过百分之五十了,等于每卖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长城自己的新能源占比才百分之二十四点三六,差了一大截。
嘉宾:所以你说得对,时机太关键了。哈弗H6的插混版直到二零二三年九月才推出,起售价十五点九八万元,可那时候比亚迪宋PLUS DM-i早就铺开了,特斯拉Model Y也杀进来了。你晚了这么久,消费者早有选择了。
主持人:而且我听说,H6插混版到现在销量占比还不到百分之一?这说明啥?不是没推,是推了也没人买账。你说这是产品问题,还是消费者已经‘移情别恋’了?
嘉宾:我觉得两方面都有。一方面,长城自己的‘动物园’策略也挺让人困惑的。哈弗大狗、神兽、赤兔、猛龙、枭龙……名字一个比一个野,网友都调侃这是‘动物园’,可这些车价格区间差不多,不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吗?H6的流量肯定被分流了。
主持人:是啊,而且我听说魏建军自己都批评团队‘完全没有用户思维’,这话挺重的。你说技术升级了,配置也堆了,可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这不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吗?
嘉宾:对,营销没跟上。比如H6L的安全体系叫Hi4,听着挺高级,可你问普通用户,十个有九个说不清它有啥用。技术卖点没转化成用户能感知的价值,等于白做。
主持人:我试驾过H6L,空间确实宽敞,内饰质感也上去了。可一启动,那发动机声、换挡的顿挫,再想想电动车那种丝滑安静,心里就咯噔一下。你说这体验差距,是不是已经没法靠配置补回来了?
嘉宾:你刚说的试驾感受特别真实。就像你用惯了智能手机,再拿回功能机,哪怕它电池特别耐用、按键特别结实,你还是觉得‘这不是我要的生活’。现在很多人对燃油车就是这种感觉。
主持人:那问题来了,H6L这条路到底有没有机会?毕竟还有人没充电桩,或者对电车持观望态度。H6经典款现在最低七点一九万就能买,性价比确实高。
嘉宾:你说得对,这部分市场确实存在。而且保值率虽然从百分之六十降到百分之五十五点七九,但比起一些新势力品牌,还算能打。关键是,它能不能守住这批基本盘,同时慢慢往新能源转型。
主持人:可一季度净利润都减少了百分之四十五了,这说明基本盘也在松动。你说长城现在像不像一头大象,想转身,但动作太慢?
嘉宾:这个比喻太准了。大象转身本来就难,更何况它还特别热爱内燃机,连四点零T V8发动机都自研出来了。情怀值得尊重,但市场不看情怀,只看谁更能满足用户。
主持人:所以咱们聊到现在,我觉得核心问题不只是H6不行了,而是整个传统车企在转型期的典型困境:一边是过去的成功路径依赖,一边是新趋势的猛烈冲击。你说是不是?
嘉宾:完全同意。H6的衰落不是个案,而是时代转折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再强的品牌,如果跟不上用户变化,也会被甩下。
主持人:那咱们来总结一下。第一,哈弗H6曾经连续一百零八个月销冠,月销最高八万辆,是十万出头SUV的首选,但现在月销量跌破一万辆,去年卖了一十三点二七万辆,同比下滑近百分之四十,今年前三个月才一点六五万辆,同比下滑超百分之八十,处境确实艰难。第二,长城推出了H6L,加长车身到四千八百毫米,轴距两千八百一十毫米,换上GWM车标,配置拉满,想在燃油车里做到极致,但面对新能源渗透率超百分之五十的大环境,时机和战略都面临挑战。第三,企业内部也暴露出问题,‘动物园’策略导致同质化内耗,营销没把技术卖点传递出去,魏建军批评团队‘完全没有用户思维’,一季度净利润减少百分之四十五,说明转型压力已经实实在在地来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你一起聊完这个让人唏嘘又值得深思的案例,咱们下期再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