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拐角处,我看到一辆钱江骁650,车主很用力地用个铁架子把后轮给架起来了,后轮悬空,前轮却安安静静地贴着地面。最开始我脑袋里想的就是:难不成是为了减少轮胎受力,延长后轮寿命?毕竟摩托车后轮轮胎一般磨损更快嘛。
但一琢磨,这思路又有点待定。后轮轮胎悬空,前轮不动,车本身不稳怎么办?特别是这钱江骁650又没大撑,光靠侧支撑也麻烦,哪还有余力照顾这种悬空保护?我问了旁边修摩托的小李,他说:别想那么复杂,哥们,这铁架子根本不是给轮胎保护的,是为了车子稳。侧支撑占地方,这玩意儿占地方更小,不容易倒。
我稍后翻了翻笔记, 这铁架其实是一种后支架,也叫起车器里的配件之一,专门用来在没有中撑的车上稳住后轮和车身的。简单说,这玩意儿像是给车打个辅助枕头,让重心稳定,尤其在车库那种狭小空间里,想尽量节省地方又不让车歪着。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前轮为啥不一起用铁架抬起来?其实多数摩托车设计时,前叉都有减震支撑,自带撑杆,且前轮直立稳定性比后轮强。后轮本身连着传动轴,如果没支撑很容易倾斜掉,尤其没大撑的车,整车立起来没底气。铁架抬后轮,本质上是在取代中撑的作用。抬后轮轮胎直接接触地面更实在,不用担心前轮走样,加架子没啥必要。
说句老实话,我以前也买过类似的起车架,感觉效果一般,后来直接扔一边了。跟朋友聊,他骑电摩,家里空间小,侧撑占地方放不稳,只能靠墙边支着,也不敢架铁架。其实摩托车停车方式讲究不少——空间有限,车又没中撑,只能靠这些铁架和侧撑凑合,挺麻烦。
我还记得一次客户抱怨:大排量的没大撑,每次换机油都累死,得用起车器才能把车立稳。这也说明大排量车设计时对停车支撑确实不太友好,厂商可能为了轻量化和造价没给中撑配置,留给车主自救的空间。
(这段先按下不表)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铁架的材质和尺寸有没有统一标准?我猜(不确定),不同厂家的起车器设计差别挺大,有的可能没啥用,反而增加麻烦。但这玩意儿倒也别小看,毕竟很多车主还真靠它在有限车位里把车固定住了。
说回空间利用,我亲眼见过一个电摩车主说:侧撑那东西简直太占地方了,我这小出租屋一个停车位里,塞不下侧撑伸出来那头,架上铁架直接靠着墙角,空间利用效率高多了。这话听着挺有道理,空间和车的稳定之间确实得找到个平衡。
但讲真,我稍微有点嫌麻烦。摩托车这玩意儿,说起来简单但实操太多活儿,尤其像钱江骁650这种没配大撑的,买车就意味着你要额外花时间和钱去买这些配件和工具,再自己琢磨怎么停放,听起来真蛮累的。
临场算了一下,如果正常侧撑停车,车占空间大概宽度是70-80厘米;用铁架把后轮架起,车宽能缩小大概15-20厘米,停车位利用率提升差不多10%,对车库狭小空间来说,还挺实用。
对比同价位的国产大排量摩托,比如某品牌的650车款有自带中撑,那停车便利性堪称神器:不用费心找铁架,也不用担心突然倒车刮蹭,那种设计显然更贴心。但这钱江骁650为了降成本和轻便,牺牲了这种便利性,让车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
这车主用铁架垫后轮,前轮没用,实则是个权衡之选,既要保证车子在停车时稳,又要尽量不占多余空间。毕竟摩托车轮胎接触地面其实比悬空更安全,减少轮胎变形和防止刹车盘锈蚀更靠谱。
最后问你一声,你觉得这种停车方法到底是聪明的空间哲学,还是车企设计缺陷、车主自我救赎的典型案例?如果你家里车库也很小,你会选择买这类没有中撑的摩托车吗?抑或干脆改骑电摩,省心省力多了?
(话说回来,我突然想到,车上那个铁架到底是自己买的还是厂家标配的?这点我没问清楚,下次得去问问车主才行。)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