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综艺《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上头了没?节目里那辆全程护航的神秘座驾,气场两米八,后排能躺平,连行李箱都塞得比谁都多——没错,就是还没正式上市就火出圈的领克900。你可能要问:一辆没上市的车,怎么就成了“家庭用车新宠”?别急,我最近深度体验了一圈,再加上跟不少潜在用户聊过,发现这车还真有点东西。
先说最戳中家庭用户痛点的——空间和舒适性。现在一家三口带爸妈出门太常见了,谁不想车上坐着舒服、躺着也自在?领克900的轴距直接干到3米以上,后排跷二郎腿都不带磕碰的。更绝的是,座椅支持多向电动调节,靠背能调到接近平躺,配上加热、通风、按摩,这后排,说是“床车”也不过分。而且底盘调校走的是舒适路线,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时,滤震干脆利落,坐在里面基本不会“点头”,老人小孩都夸稳。这舒适性配置,直接把家庭出行的幸福感拉满了。
再看外观,第一眼你可能会觉得:“这还是领克吗?”确实,900的设计语言大刀阔斧,前脸更宽更扁,分体式大灯依旧犀利,但加入了更多贯穿式灯带,晚上点亮那一刻,妥妥的“出片利器”,朋友圈一发,评论准有人问:“这是什么新车?”风阻系数据说压到了0.24Cd以下,这数据在同级里可是顶呱呱,不仅看着顺溜,跑起来也更省电。车身线条流畅,侧面一看就是那种“走路摇头晃脑”的主儿,开出去,绝对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排面。
坐进车里,最抢眼的是那块超大尺寸的悬浮中控屏,UI设计清爽,操作丝滑,语音助手反应也快,说“我有点冷”,空调立马调温,说“放点轻松的歌”,下一秒音乐就来了。更重要的是,领克900的智能座舱不是花架子,它支持多模态交互,还能学习你的用车习惯,比如每天下午五点自动打开座椅加热,这贴心程度,谁不爱?车机系统还支持丰富的应用生态,等红灯时刷个短视频都不卡,这智能化体验,已经不输那些老牌“车界网红”了。
动力方面,领克900提供纯电和插电混动两种选择。我试驾的是插混版,百公里加速5秒级,起步那一下推背感相当上头,高速超车更是信心十足。关键是油耗控制得也挺好,纯电模式能跑150公里左右,日常通勤基本不用油,长途也没里程焦虑。三电技术这块,领克这几年进步飞快,电池安全和续航虚标问题基本不用担心。底盘用的是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加上标配的CDC电磁悬架,过弯时侧倾抑制得特别好,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介入得很自然,完全不像一辆大车。
说到安全性,这可是家庭用车的底线。领克900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像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都有,高配还能选装高速NOA领航辅助,跑高速时轻松不少。车身结构用的高强度钢比例超高,气囊给到7个,连后排中间都有侧气囊,这安全配置,真不是闹着玩的。据说海外版已经通过了严苛的Euro NCAP五星测试,国内版本只会更严。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比如理想L8,这可是家庭SUV里的“国民神车”。理想的优势是用户运营做得好,社区氛围浓,奶爸口碑炸裂。但它的问题也明显:开久了会觉得车机有点卡,底盘质感相比领克900还是差一截,过坑时“哐当”声有点劝退。再看问界M8,智能化确实强,鸿蒙座舱丝滑,但设计偏商务,家庭氛围没那么浓,后排舒适性调校也偏硬,老人坐久了容易累。还有个老对手大众途昂,机械素质稳,品牌认知高,可内饰设计太“老咕噜棒子”,科技感和新势力比差了一大截,燃油经济性更是“油老虎”级别,百公里油耗动辄13L以上,养车成本直接让人气的蹦起来。
反观领克900,它像是把各家优点揉在一起又做了升级。空间不输理想,智能不输问界,操控不输德系,价格据说还比对手便宜个两三万——这波操作,简直是让竞品集体“天塌了”。更别说领克背靠吉利和沃尔沃,三电、安全、底盘这些核心技术都有深厚积累,不是那种靠PPT造车的新势力能比的。
最让我意外的是它的用户定位。你以为它只是个“奶爸车”?错。年轻人也上头。为啥?因为它既有家用的稳重,又有驾驶的乐趣。方向盘手感沉稳,转向精准,加上动力随叫随到,开起来真有点“驾驶玩具”的感觉,周末想找个山路劈弯,它也不怂。这车,真是把“家庭用车”四个字重新定义了。
现在压力给到BBA那边了。以前三十万预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买奥迪Q5L、宝马X3,觉得有牌面。可现在呢?领克900一出来,这些“装逼利器”突然就不香了。同样的钱,买个合资豪华中型SUV,空间小一圈,配置少一半,智能化更是落后三年。你说,这算不算一种“打脸”?
所以你看,从综艺里的神秘嘉宾,到现实中的家庭首选,领克900的走红不是偶然。它没有一味堆配置,而是真正理解了家庭用户既要“装得下生活”,也要“开得有乐趣”的需求。空间大、坐着舒服、开得爽、用着省、还安全可靠——这不就是理想中的家用车吗?
这样的领克900,你觉得它能支棱起来吗?你会考虑放弃BBA,转头拥抱这辆国产新旗舰吗?或者,你心里还有别的选择?你喜欢那个车呢?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看看,下一代家庭用车的王者,到底花落谁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