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净利润同比暴跌66.6%,几乎是十年来最差业绩,国内中产新贵和商务精英的梦中豪车,如今也扛不住了!
今年头三个月,保时捷在国内可是风光无限,结果却遇上了少见的滑铁卢,前三个季度里,他在中国市场交付的车子不到一万辆。
和去年同期比起来,交付量猛然减少了42%,基本上就算是腰斩了,这一销售表现,也让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创下了近十年来最差的成绩。
这个数字一出来,震撼了不少车坛的人士。要知道,四年前的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可是快接近十万辆,甚至占到了保时捷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呢。
不到四年时间,曾经一年能在华卖近十万辆的保时捷,究竟是出了啥问题,导致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路走低、接连遭遇挫折呢?
一直以高利润闻名的它,现在的财报数据显示,情况似乎没有过去那么亮眼了。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前六个月,公司净利润相比往年有点不理想,只有7.18亿欧元。
跟去年上半年比起来,净利润缩水了66.66%,在利润大跳水的同时,保时捷的高盈利水平也没法维持住了。
去年同期的销售回报率还能达到15.7%,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掉到5.5%,这么低的回报率,跌幅也算得上是腰斩之外的另一次大跳水了。
上个月,保时捷在遭遇业绩挫折之后,也跟着其他传统燃油车品牌一样,低头认输,俯首接受了现实。
这番操作,也让圈内外都明白了,在汽车行业大洗牌的时候,老牌燃油车巨头们,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
净利润大幅腰斩66%之后
保时捷决定向现实让步
2022年,保时捷完成了IPO,那阵子大家都挺看好它的。那一年,公司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交付量快赶上三十一万辆,比2021年多出了2.6%。
不过到了2022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就显得有点疲软了。那一年,华为的交付数虽然超过了九万辆,比前一年同期多了点,但整体来看,和2021年相比,交付量还是下滑了2.5%。
看看整个世界范围内,那一年唯一销量出现下滑的市场,还是中国这个地方。
就算如此,在全球都在下滑的情况下,中国依然是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毕竟咱们的市场规模和需求摆着呢。
就在大家都觉得保时捷靠着多年的良好声誉,能帮忙扭转这股疲弱的时候,没想到竟然出现了意外情况,2023年的这种疲软变得更加厉害。
这八年里,从2015年到2023年,中国市场一直稳居为它最大的单一市场。
不过,到了2023年,在中国的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降幅达到了15%,这个曾经的市场龙头位置也随之被夺了去。2023年,保时捷在华交付的车辆不到八万辆,失利带来的冲击也让品牌损失挺大。
谁都没料到,这只不过是个开始。今年,因为美国的关税啥的因素,很多跨国汽车企业的成绩都不如以前,保时捷也免不了受影响。
在同比大跌66.6%之后,保时捷也似乎“低头服输”了,跟着其他燃油车企的节奏走了。
亏掉了超过400亿呢!
会关掉在国内的50家门店。
最近,传统燃油车企业的所作所为,狠狠打脸了“面子”和“活着”哪个更重要的说法,也告诉咱们,计划的变数远比想象中大得多。
这几年,所有的燃油车厂商都开始陆续宣布自己的转型计划,比如保时捷在2021年就提出了很宏大的目标:到2030年,80%的销量都得是电动车。
要是这个销售目标真成了,那就意味着保时捷这家老牌燃油车巨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能实现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飞跃式转变。
想表达公司向电动化飞跃的决心,那年他们还决定自主开发高性能电池,打算用四年时间,把这些电池装到旗下的高端跑车上。
这个项目一度还拿到了德国官方高达5000万欧元的补助,说实话,保时捷那会儿真是志气十足,甚至公开表示自家的电池自主研发计划,将会“改变跑车的未来”。
不过,经过四年时间,保时捷用实际行动向外界证明了,或许有时候,计划再好也没用,真正关键的还是“活下去”。
因为转型的花费太大,再加上销量一直低迷,盈利压力也跟着变得紧张。
到8月底的时候,他就暂停了自家研发的电池项目,裁掉了286名员工,最后只留下大约80人左右的基础团队继续做相关的研发工作。
面对未来的投入和现实中的难题,保时捷还是采取了务实的措施,着眼于解决眼前的困境。
在九月中下旬的时候,它又在“回血”这条路上狠狠地加了一把力,通过声明的形式告诉全世界,公司的发展重心变成了油车和混动车型,电动车型暂时放一边。
而保时捷做出这个选择,未来很可能会让母公司亏掉超过400亿。
之前,奔驰、奥迪、福特这些传统车企,基本上都对转型方案调整得比较大,毕竟转型的投入可不小,现在推出的转型产品,也难以在中国市场再现过去的辉煌。
曾经让中产阶层心中的新贵梦寐以求的豪车
现在也挺不住啦!
到了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的交付量已经突破了9.5万辆,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保时捷老家——欧洲整个市场的销售总和。
那会儿的保时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放眼全球,都是中产新贵、商务精英和富豪阶层心中向往的梦想座驾。
在那些富人云集的社交场合里,开着保时捷的你根本不用扯出名片,因为这辆车就已经间接说明了你的财富和身份。
到了2023年,保时捷明显甩开了我们熟悉的那些著名奢侈品牌,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奢侈品之一。而且,它还是排行榜前三名中,唯一的汽车制造商。
要把一辆车变成全球最值钱的奢侈品,估计只有保时捷能搞得定。自从保时捷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吸引了不少中产阶级和富豪的青睐。
甚至曾出现过需要加价排队六个月才能提车的火爆场面。作为曾经连续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我们究竟有多“钟情”保时捷呢?
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时捷一直是豪华跑车圈里“卖得不愁”的代表。尤其是在被大众收购以后,本来就非常强势的保时捷又站到了更大的平台上。
跟双方合力推出的卡宴,可真是创造了经典!这款车自上市以来,到2025年前六个月的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140万辆。
可以说,它用产品实力诠释了什么叫做车界的奢华精品。凭借卓越的性能和奢华的配置,也让圈内外的人都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触手可及的豪车”。
不过说实话,保时捷曾经那么辉煌,现在在一众电动车品牌炽热发展的背景下,似乎已经有点暗淡下来。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面对新兴力量不断涌入豪车圈,保时捷的销量也难免有点应付不过来。
这其实也是保时捷调整未来电动化目标的一个关键原因,毕竟放在全球来看,整体打造电动车的实力中,几乎没有哪个品牌能比得过国产新势力。
写在最后
中国汽车市场到底多激烈啊?就连现在保时捷中国区的总裁都忍不住感叹一句,自己在保时捷工作了二十多年,从未见过市场变化这么快的场面。
市场的变动速度和程度真是让人难以料想,甚至计划把保时捷在中国的门店数量缩减到100家,也就是说未来可能关闭50家在华的店铺。
其实,保时捷要调整电动化的目标,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像特斯拉这些国际品牌那样,在中国自己建工厂生产电动车。
其实,保时捷的电动车在欧洲市场表现得挺不错,但一到中国市场就有些吃不消。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咱们的电动车产业链和研发实力实在太强大了。
现在,靠传统燃油车技术建立起来的护城河已经被打破,电动车的发展势头很猛。虽然各大传统燃油车厂商都在积极调整自己的转型策略,朝着电动化方向拼命赶进度。
不过,另一边的情况也很明显,越来越多的传统燃油车企业开始寻求与国内新兴力量合作,想借此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
未来,燃油车和电动车之间的市场局势,可说必然还会出现一些变化。
对这个话题,您有什么想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聊聊,提出您的观点或者看法,感谢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