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韭菜”!
理想L7/8/9这波“智能焕新”,究竟是进步还是套路?
30万的车,堆料到顶,空悬、大屏、辅助驾驶,这配置,听着诱人,可细品之下,却有几分“新瓶装旧酒”的怪异。
理想这三款车,外观内饰的小修小补,真能称得上“智能焕新”?
动力系统纹丝未动,电池容量的提升也仅仅是杯水车薪。
与其说是升级,不如说是用华丽的辞藻掩盖产品创新的乏力,用精明的营销策略刺激消费者的神经。
试问,那些前脚刚提老款车的消费者,此刻作何感想?
几个月前,他们满怀期待,甚至加价提车,如今面对新款的“降维打击”,岂不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这滋味,怕是比黄连还苦吧!
理想的这波操作,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价格屠戮”。
30万级别的SUV市场,硬生生被它卷进了“空悬标配”的怪圈。
友商们进退两难:跟进,利润空间被挤压;不跟,产品竞争力又落于下风。
这哪里是创新,分明是扰乱市场,逼着大家一起“赔本赚吆喝”!
这不禁让人想起《增广贤文》中的那句“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理想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些。
用“饥饿营销”吊足消费者胃口,再用“焕新版”收割市场,如此循环往复,究竟能走多远?
别忘了,如今的消费者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信息时代,产品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这种“套路”还能玩多久?
消费者需要的,不是被营销话术包装的“伪创新”,而是真正解决痛点、提升体验的真技术。
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技术研发,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市场炒作。
我们需要的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不是恶意扰乱价格体系的“搅局者”。
我们需要的是尊重消费者权益的企业文化,而不是把消费者当作“韭菜”的傲慢态度。
汽车行业,不能再这样“内卷”下去了!
这场无底线的价格战,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请记住,真正的好产品,如同陈年老酒,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不是靠营销泡沫堆砌起来的空中楼阁。
希望理想,以及所有车企,都能回归产品本身,用真正的创新赢得市场,而不是用套路收割人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