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革命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今天,大众集团CEO奥博穆的一席话,揭示了跨国车企与中国品牌关系的深刻转变。这位掌舵全球最大汽车集团之一的领导者,将比亚迪称为"正向作用"的竞争对手,其背后不仅是商业策略的调整,更折射出汽车产业竞争逻辑的范式迁移。
奥博穆在接受采访时展现的开放姿态令人印象深刻。当记者直指比亚迪是否大众在华最大对手时,他跳出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式,将双方关系提升至产业链协同的高度。"机械、软件、电池技术..."他列举的不仅是竞争领域,更是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图谱。这种认知转变极具启示意义——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传统巨头与中国新锐的关系正从"师徒"变为"同学"。
这种竞争观背后是清醒的自我认知。奥博穆将比亚迪比作"镜子"与"强风",前者照见自身不足,后者推动变革加速。大众集团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阵痛,而中国品牌的崛起恰似一剂强心针。数据显示,2024年大众在华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2%,但仍有37%的消费者在对比亚迪和大众之间犹豫。这种市场压力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如大众安徽工厂投产的MEB+平台,其电耗水平已接近中国品牌第一梯队。
更值得关注的是奥博穆展现的行业使命感。他引用运动员经历强调:"优秀对手会逼出更卓越的你。"这种将竞争视为进化动能的思维方式,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生态逻辑。当大众宣布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7.8%,当比亚迪开放e平台3.0核心技术,我们看到的是技术共享与差异化创新并存的竞合新生态。
历史总是由强者书写的。当大众这样的产业巨人放下身段,以学习者姿态参与中国市场的深度竞争,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企业个体的进化,更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构。这场始于中国的技术革命,正通过良性竞争机制向全球输出新的产业范式。正如奥博穆所言,最终受益的将是整个行业和所有消费者——这才是商业竞争应有的境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