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就要投产,总投资1.6个亿,你猜是干嘛的?造芯片?新能源车?都不是,是给广西贵港的猫猫狗狗们建的梦工厂。
第一次听到这名字的时候,着实有点恍惚。塔吊高耸,卡车穿梭,一片火热的工地景象,怎么看都是个正儿八经的大项目。可这热火朝天的一切,最后落到一袋袋猫粮狗粮上,感觉就像用高射炮打了只蚊子,有点说不出的魔幻。
负责项目的总工程师甘奎明说起进度,语速很快,4号、5号、6号楼已经搞定验收了。这话听着平常,可背后是60亩地,4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不是什么小作坊。这手笔,让广西艾坤这家公司,彻底告别了以前租厂房的日子。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驱动?仅仅是一家公司想换个大点的房子吗?恐怕没这么简单。这阵风,早就从一线城市吹到了这些过去我们不太注意的工业园区。港北区的干部们,为了这个项目能快点落地,人才引进、用地审批、用电保障,一路绿灯,那劲头,简直是当成了自家孩子。
这背后藏着一笔巨大的账。几年之间,养宠物的家庭数量像是坐上了火箭,整个市场的规模已经朝着万亿级别去了。人们不再满足于让宠物吃饱,而是要吃好,要营养,要健康,甚至要科学喂养。于是,原来被进口品牌牢牢占据的高端市场,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
这个所谓的梦工厂,就踩在了这个节点上。规划里的智慧生产车间、研发中心,甚至冷库,摆明了就不是玩低端路线的。膨化干粮年产三万吨,烘焙粮一万吨,这个数字砸下来,瞄准的就是那片正在崛起的国产高端宠粮市场。
所以,在贵港西江工业园里轰鸣的机器声,听起来就不只是建筑噪音了。那里面混杂着无数宠物主人的期望,也夹杂着资本涌动的声音。这1.6亿投下去,建的好像是个工厂,但更像是一个赌注,赌的是未来十年中国家庭里,那些毛茸茸的家人们的嘴巴,会变得越来越挑剔。
说到底,那些在工地上忙碌的身影,其实和我们在办公室里拼命没什么两样,都是在为某种需求服务。只是他们服务的对象,不会说话,只会摇尾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