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人上车就关自动启停?老司机:用久才懂这设计有多坑

为何有的人一上车就关闭自动启停功能?修理工:2年后你就知道了

嘿,各位车友,今天咱们不聊新车上市,也不聊哪个品牌又出爆款了。咱就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事儿——自动启停。这功能刚出来那会儿,多新鲜啊,听着就高科技,省油环保,厂家宣传得天花乱坠。可你有没有发现,身边但凡开过几年车的老司机,上车第一件事,八成是伸手一按,把自动启停给关了?我前两天去修车,跟师傅聊起来,他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现在不觉得啥,等你用两年,你就知道为啥要关了。” 嚯,这话一出,我立马来了兴趣,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这看似省油的“神器”,为啥成了很多人眼里的“鸡肋”?

痛点一:频繁启停,不是省油是“添堵”?

先说说这功能的初衷,咱得承认,自动启停的省油逻辑是成立的。等红灯时,发动机熄火,不烧油,绿灯一亮,再自动启动,理论上确实能省下一部分怠速油耗。尤其在大城市,堵车、等红灯是家常便饭,积少成多,一年省个几百块钱油钱,听起来很美。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功能在实际使用中,最大的槽点就是太频繁、太突兀

为啥有人上车就关自动启停?老司机:用久才懂这设计有多坑-有驾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在小区门口,前面有个电瓶车慢悠悠地过马路,你轻轻踩下刹车,车子还没完全停稳呢,发动机“咔”一下就灭了。你刚松口气,电瓶车过去了,你一抬脚,发动机又“突突突”地启动。整个过程可能就两秒钟!你说,这算不算省油?频繁地启动发动机,对电瓶和启动机的损耗是实打实的。而且,这种“一踩就灭,一抬就响”的节奏,开久了真的让人烦躁。有网友调侃:“别人还以为我这车有毛病,老是熄火。” 更别提在那种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你稍微停顿一下观察路况,它也给你来个“自动熄火”,起步时那一下的顿挫感,真心不爽。所以啊,很多人选择一上车就关,图个清净,这哪是省油,简直是给自己添堵

痛点二:夏天关空调?这“桑拿”谁受得了!

咱们再来说说第二个更让人抓狂的痛点——空调问题。燃油车的空调压缩机,靠的是发动机带动。一旦自动启停工作,发动机熄火,压缩机也就跟着歇菜。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炎炎夏日,你等红灯的时候,车里的冷气说没就没,立马开始升温。哪怕就等个30秒,那感觉,简直是“蒸桑拿”现场。

为啥有人上车就关自动启停?老司机:用久才懂这设计有多坑-有驾

你想想,外面40度的高温,车内空调好不容易把温度降下来,你一踩刹车,发动机停了,冷气没了,热气立马往里钻。等到红灯结束,发动机启动,压缩机重新工作,这中间至少有几秒到十几秒的“空窗期”,车内温度蹭蹭往上涨。这哪是省油,这是拿自己的舒适度开玩笑啊! 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这功能开不开,简直能引发家庭矛盾。所以,很多人宁愿多烧点油,也要保证空调持续工作,舒适性,有时候比那点油钱重要多了。你说,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开着自动启停?

痛点三:省下的油钱,还不够换电瓶?

最后,也是最扎心的一点——成本问题。你以为自动启停能帮你省钱?修理工师傅一句话道破真相:“你省下的油钱,可能还不够换电瓶的。” 这话真不是危言耸听。带自动启停功能的车,用的可不是普通电瓶,而是专用的启停电瓶,这种电瓶价格可不便宜。普通电瓶三四百块,启停电瓶动辄上千,4S店报价甚至能到一千四五百。

为啥有人上车就关自动启停?老司机:用久才懂这设计有多坑-有驾

更关键的是,这种电瓶的寿命。因为要频繁地给启动机供电,启停电瓶的损耗比普通电瓶大得多。有修车师傅告诉我,正常情况下,启停电瓶顶多撑两年。两年一到,就得换,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你两年省下的油钱,真的能抵得上一个电瓶的钱吗?恐怕很难。而且,如果你一直开着自动启停,电瓶长期处于频繁充放电的状态,反而更容易亏电,寿命更短。相反,如果你上车就关了这个功能,电瓶的负担小了,说不定能用得更久。这么一算,所谓的“省油”,可能最后是“省小钱,花大钱”

所以说,自动启停这功能,初衷是好的,但体验却很“骨感”。它在理想实验室里能省油,但在复杂的现实路况和人性化的驾驶需求面前,显得有点“水土不服”。频繁启停带来的烦躁感、夏天关空调的煎熬、以及潜在的高更换成本,都让这个功能变得不那么香了。难怪那么多老司机会选择一上车就关掉它。

当然,我不是说自动启停一无是处。在一些特定场景,比如长时间等红灯,它确实能发挥作用。但问题是,它不应该是一个“默认开启,强制使用”的功能。车主应该有选择权,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和实际需求来决定开还是关。毕竟,开车是为了让自己舒服,不是为了给厂家的环保数据添砖加瓦。

为啥有人上车就关自动启停?老司机:用久才懂这设计有多坑-有驾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的车有自动启停吗?你是选择开着,还是上车就关?你觉得这功能,到底是“神器”还是“鸡肋”?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