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方盒子销量排行更新,哈弗猛龙排名第3,山海T1仅第17名,市场竞争激烈难逃洗牌洗盘

8月的汽车市场,方盒子车型的销量真是一番激烈的争夺。看看榜单,你会发现,销量排名前列的车都不是偶然,没有一款纯靠噱头拼销量,而是真实销量上的硬货。就拿钛3来说,估算它8月份销售能有9081辆,估计市场上大概每周卖两千到两千五百辆(这是我体感,样本还少,不过还是可以大致判断市场趋势)。这车的点在哪里呢?我问身边朋友,修理工的直觉他就说:这车不用太折腾,油耗还不错,价格也算合理,开起来舒服。他说话直白,厂家的设计我猜更多是站在用户角度考虑的,是不是这样?我倒觉得,钛3的确有点走心。而且,它的燃油效率好像远比几年前那款同价位的入门SUV要强很多——大概跑个百公里,油钱省个两三块钱,省了久了,也不愁上涨。

说到不同品牌的同价位车型,差异化其实挺微妙。

8月方盒子销量排行更新,哈弗猛龙排名第3,山海T1仅第17名,市场竞争激烈难逃洗牌洗盘-有驾

比方说捷途自由者,销量达到5649辆,排在第6。它的优势我觉得在空间和配置方面比钛3略宽裕一些,尤其后排腿部空间,真的是坐着像坐在沙发上。但它的细节做工,跟钛3比,总感觉多了点窗户纸般的疏忽,说白了就是用料略差点。然后我还记得一个销售说:你要的长途舒适,这车绝对够用,但要追求极致,我建议你看别的。这让我反复琢磨,品牌调性其实差不多,价格也接近,但细节打磨的差别,就直接打在用户体验上。

而山海T1排名第17,销量2250辆,差了点,但我还真忘了算这个车的成本(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估算它的MRP还算合理,可能每辆车制造成本控制得还可以。山海T1的设计偏年轻运动,操控体验我倒有点期待,毕竟厂家的研发团队曾经在底盘调校上投入不少精力。

8月方盒子销量排行更新,哈弗猛龙排名第3,山海T1仅第17名,市场竞争激烈难逃洗牌洗盘-有驾

对比起来,哈弗大狗PLUS PHEV的销量像是个冷门,只递减到1727辆。它其实挺有意思的——插电混动,能省不少油费。心算一下,它如果每百公里油耗(纯油模式)在8L左右,百公里油费估算20元(假设7元/升),算下来,假如一句话不吹,跑个一万公里省了不少钱(这要看使用惯,不能一概而论,但整体油耗毕竟比传统车低,省点油是肯定的)。但问题在于,PHEV车型的购买门槛和维护成本,难免让部分用户打退堂鼓。

你会不会觉得,牌照和政策都在悄悄左右销量?我倒觉得,不只是政策加持,真正让人心动的还是车辆本身的体验。

我刚才翻了下我的相册,看到去年抢到的一张山海T1的车模照,角度很坑人,但那天阳光打在车身上,反光的颜色居然让我一下想买。这就是感官价值,没细想过的事吧。你有没有发现,某些车光看图片就会产生我一定得试试的冲动?我猜,不完全是外观设计,可能是那种点滴的细节——比如门边的缝隙、车身上的细微纹理——这些无意的细节反而更能打动人。

8月方盒子销量排行更新,哈弗猛龙排名第3,山海T1仅第17名,市场竞争激烈难逃洗牌洗盘-有驾

对了,前段时间,看了个调研,估算8月车市整体增长幅度在5-10%(体感),但这是个大范围的数据,个别车型还是差别巨大。山海T2销量1517辆,虽在榜单中不算特别突出,但这个细节让我觉得,现在竞争不只是拼价格,更多是拼体验,要么你就陷进去,掉队。

我还迷惑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车型开了几万公里,涂装依旧亮堂?难不成,是因为他们用了特殊的涂料?我不能完全确定,但我猜,可能商家在喷涂过程中加入了抗氧化剂,类似我们用的防锈油,效果当然不好完全公开,但日常观察还是可以看出来。

谈到供应链,我一直觉得,就像厨房做菜,原料好坏直接决定成品的味道。汽车从零件到整车的装配,靠的其实也是原料和工艺水平。比如说,哈弗的某款车,价格实惠,但用料大多来自相对成熟的供应链,这也是它能性价比突出的原因。但某些品牌新加入的供应商,可能还在摸索,导致某些瑕疵出现频率高。简而言之,供应链就像原料供应,挑剔点的厨子做出来的菜才会更香。

8月方盒子销量排行更新,哈弗猛龙排名第3,山海T1仅第17名,市场竞争激烈难逃洗牌洗盘-有驾

我一直在想:买车到底是一种心理投票吗?选择某款车的理由,不就是我相信这款车能陪我走很多年那种感觉?这点我倒觉得,销售员说得对,你要的,不只是一辆车,更是自我认同。这其实挺讽刺的……我甚至觉得,很多人选车,是在寻找归属感。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会对一辆车的心理感受这么感兴趣?还是因为觉得,很多技术表面其实都差不多,但那份心意才是真正打动人的。

8月方盒子销量排行更新,哈弗猛龙排名第3,山海T1仅第17名,市场竞争激烈难逃洗牌洗盘-有驾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洗牌在所难免,但我更关心的是:在那个不断被新技术、政策推倒重来的舞台上,真正稳扎稳打的,还是那些把细节扎扎实实做好的本分车,还是会被短线热炒冲昏头脑?这问题值得我和你一起,深想一会儿。毕竟,下一次翻车的,可能就在细节不到位的一点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