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R7大定破9600台!”“比亚迪6天订单超23.6万台!”国庆假期刚过完,车企们就跟约好了似的,一个个把订单战报当冲天炮放,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我们又赢麻了。但这种狂欢背后,我作为一个旁观者,闻到了一股子糊味儿,那是生产线CPU被干烧了的味道。这哪是甜蜜的烦恼,这分明是ICU门口的狂喜。
讲真,现在的车市早就不是什么田忌赛马了,而是黑暗森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鸿蒙智行七天搞了快三万台,比亚迪更狠,六天干了23.6万台,平均一天卖的小目标,够别家喝一壶的。这已经不是在卖车了,这是在搞闪电战,是直接把战场变成自家食堂,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友商放过。你以为这就完了?零跑、深蓝这些本来以为在旁边吃瓜的,也直接被逼上梁山,七天锁单一万七,订单量直接翻倍,卷疯了。大家都不体面了,直接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订单满天飞的结果是什么?是生产线的集体过劳癫。比亚迪方程豹工厂,机器人胳膊都快抡出火星子了,工人两班倒,就这,提车也得俩月起步。最典中典的是理想,刚上市的i6,有些配置直接给你排到2026年。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真的理解不了,2026年,那时候说不定都有飞行汽车了,你现在买个车,相当于买了个理财产品,而且还是期货。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会觉得等待都是品牌给你的一种考验。更要命的是上游,宁德时代和华为这种雷电法王,产能都被榨干了,问界M7要加单,宁王说我真的一滴都没有了,只能给你换个型号绕开堵点。就问你怕不怕?
坏了菜了,根源在哪?根源就在于这帮车企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九月份一个月,快50款新车扎堆上市,跟下饺子似的,还全都往20-30万这个锅里下。说实话我看到饺子就饿了。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企比作下饺子,可能有点侮辱饺子了。饺子熟了就能吃,车可不一定。大家一起整花里胡哨的,最后发现锅就这么大,柴火(供应链)就那么多。你以为新能源汽车是造个壳子装轮子?天真了。电池、智驾、座舱,命根子都攥在宁德时代、华为这些“地主”手里。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他们的在建产能要到2026年才能放出来,短期内拿头给你填坑?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这不符合基本法!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叫“产能挪用”。说人话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小米SU7的一些车主发现提车变慢了,为啥?因为生产线要去伺候新太子YU7。乐道也一样,L60的产能得给L90大哥让路。这操作,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老车主们的心态直接就爆了,我这钱刚交完,还没捂热乎呢,就成了旧人?我真的会谢!这简直是车圈版的甄嬛传,新人笑旧人哭,太刺激了。
那面对这场产能大考,车企们怎么办?各显神通呗。问界最机灵,搞“厂中厂”,直接把宁德时代拉进自家院子,生产线无缝对接,这就叫把风险和队友绑定。比亚迪则属于不跟你玩,人家是六边形战士,自带金钟罩铁布衫,电池电机自己全包,这就是为什么他敢接23万订单的底气,人家有自己的修仙秘籍。蔚来就更有意思了,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他打不过就梭哈,直接给用户发未来的补偿,意思是产能我搞不定,但我态度好,主打一个真诚。但这些,都不是普通玩家能学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拼的早就不是产品力了,是产能力。能按时交车,就是能按-时-交-车。这比你吹什么自动驾驶牛逼一万倍。
所以你看,这场所谓的“产能大考”,本质上就是一场大型的、荒诞的行为艺术。以前大家比谁PPT做得好,现在比谁家工厂的灯亮到天明。车企告诉你要“好车值得等”,翻译过来就是“你先别催,我这儿也一团乱麻”。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他们终于悟了,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是自动驾驶,不是智能座舱,而是如何精准地管理好一块电池的交付时间。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而造车的关键,不在CEO的发布会,而在那个能搞定宁德时代排期的采购仙人。这才是最朴素的真理。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