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压顶!车市血战,经销商保卫战

车市寒冬中的突围者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事情没看起来那么光鲜:2025年6月,全国汽车经销商的库存预警指数飙到了56.6%,比5月份又涨了3.9个百分点,已经连续好几个月都超过了50%的“荣枯线”。这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现实的残酷——有72.5%的经销商在上半年都没完成销售任务,超过三分之二的4S店正在生死线上挣扎。

但就在这种大环境下,济南一家4S店的王经理却创下了一天卖出三辆车的好成绩,语气里透着价格战带来的兴奋:“有些车型降价超过30%,价格已经到底了。”这种反差极大的场景,正是现在中国车市最真实的一面。

库存压顶!车市血战,经销商保卫战-有驾

库存积压困局

“库存压城”:5000亿资金被卡住的困局

你随便走进一家汽车4S店的后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让人震惊的一幕:停车场上停满了新车,密密麻麻,连转身都困难。这些车静静地躺在那里,反射着刺眼的阳光,但它们可一点都不“安静”,因为它们正在悄悄地吞噬着经销商的资金。

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乘用车行业的库存量已经达到了345万辆,创下了近两年的新高。如果按每辆车均价15万元来算,这相当于超过5000亿元的资金被“锁”在了这些卖不出去的车上,动弹不得。

根据经销商的库存调查,到了6月份,有30.6%的经销商还在看着库存不断上升,56.3%的经销商库存基本没变,只有不到13.1%的经销商终于看到了一点库存下降的希望。

再看看各个地区的库存压力,差距明显:西部地区的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高达62.7%,北方地区也有60.2%,东部是54.9%,而南方相对好一些,是49.6%。也就是说,当西部的经销商为了每个月能卖出一辆车而发愁时,南方的同行至少还能喘口气,稍微轻松一点。

库存压顶!车市血战,经销商保卫战-有驾

价格绞杀与生死博弈

“价格绞杀”:24.8%折扣率背后,是车企和经销商的生死博弈

“所有主机厂加起来的全年销量目标,得有两个中国车市才能装得下。”一位自主品牌经销商这么调侃道,其实说的就是现在整个汽车行业面临的“压库”难题。到了年中考核的时候,经销商们被逼得不得不加入一场没有退路的价格大战。

6月中旬,整个车市的平均折扣率已经达到了24.8%。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车型都在降价,只有不到4%的车型还能维持涨价。以前那些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也开始放低身段,有些车型直接降了5万以上,甚至又出现了3万元左右的“白菜价”车。

现在,价格倒挂已经成了行业里的常态,84.4%的经销商都陷入了“卖一辆亏一辆”的怪圈。有经销商无奈地说:“返利占我们利润的60%到80%,但考核指标太严苛,而且返利经常被拖着不给。”当销售差价没了,返利就成了维系盈亏平衡的最后一点希望。

库存压顶!车市血战,经销商保卫战-有驾

逆势突围:200万辆背后的市场韧性

逆势突围:200万辆背后的市场韧性,真是让人没想到!

本来大家都以为6月车市会比较冷清,毕竟库存压力大、价格战打得火热,结果却意外地“淡季不淡”。根据乘联会的数据,6月份狭义乘用车的零售量预计达到了200万辆,同比上涨了13.4%,环比也增长了3.2%。

新能源车成了最大的亮点:零售量预计突破110万辆,渗透率已经升到了55%左右,又刷新了历史纪录。

从周度数据来看,市场真的挺有韧性。第一周日均卖了4.21万辆;第二周涨到5.27万辆;第三周赶上“618”促销,日均销量飙到6.86万辆;到了第四周,厂商们冲刺销量目标,日均销量直接突破10.18万辆。

品牌之间的差距也在拉大。比亚迪以38.3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其中海外卖了9万辆);吉利表现也不错,销量达到23.6万辆,同比大涨42%;新势力方面,零跑交付了4.8万辆,同比增长138%,而理想却出现了24.1%的下滑。

库存压顶!车市血战,经销商保卫战-有驾

渠道革命破局

破局的关键:从“熔断”到“渠道革命”

现在汽车行业遇到了不少挑战,但变革已经在悄悄发生了。一些车企开始调整战略了。比如比亚迪,他们推出了一个叫“库存熔断机制”的办法,一旦4S店的库存超过了警戒线,工厂就不再发货了。还有17家车企承诺,把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付款周期缩短到60天以内。

渠道这块也在动刀子。像奔驰就搞了一个激进的改革,今年要优化掉100家经销商;林肯中国那边也推出了“星火燎原”计划,经销商数量从原来的更多减少到了105家,但其中80%都实现了盈利。

监管方面也开始发力了。工信部正在加强对“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整治;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也呼吁“以销定产”,不要压库存,还要解决价格倒挂的问题。长三角的一些行业协会更是指出,有些主机厂强制经销商低于成本价卖车,这已经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了。

说到底,这场转型其实是一场汽车流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把以前那种粗放、低效的模式淘汰掉,转向更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精细化服务模式。

库存压顶!车市血战,经销商保卫战-有驾

当然可以,请告诉我你需要我用中文口语化方式改写的原文内容是什么,我会帮你调整成更自然、更贴近日常说话风格的表达。

从价格战到价值高地

当然可以!下面是用更口语化、轻松一点的中文来改写这篇内容:

---

**重生之路:从“价格战”到“价值高地”**

一到7月,大家都知道这是传统淡季,再加上需求已经透支了,天气也不太给力,市场预计会比上个月稍微降一点。但咱们换个角度看,中国车市现在正在经历一场“自我净化”的过程。

那些转型成功的经销商,已经开始干点新活儿了——比如搞充电桩建设、运营,还有深耕售后服务,提升客户粘性,让客户愿意回头再买你的车。

说白了,**价格战是没有未来的**。2024年行业利润率是4.3%,到了2025年一季度就降到3.9%了。这不只是经销商的问题,整个产业链都在警报拉响。当罗兰贝格的专家说“成本压力导致一些车型减配,消费者可能为此付出安全代价”的时候,大家是不是该好好想想:我们到底在为什么而拼?

中国汽车产业要想真正强大,就不能只盯着“谁便宜”,得往“价值高地”走。主机厂、经销商、消费者从来不是你输我赢的关系,而是**一起活下去、一起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大家真正明白“合力共生”的道理,中国汽车产业才能摆脱内耗,走向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未来。

---

**互动话题:你觉得现在汽车经销商的困境,怎么破?**

- **支持经销商**:主机厂定的销量目标太高,压得经销商喘不过气,库存都堆成山了。

- **支持主机厂**:市场淘汰本来就是正常现象,有些经销商还按老套路做事,不转型就该被淘汰。

- **中间立场**:行业协会牵头建个库存预警平台,主机厂根据实际卖得情况来安排生产,别光靠拍脑袋。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