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车企发新车,尤其是加个年份就叫新款的,我都觉得他们在进行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最近吉利就又整了个活,2026款银河E5,上来就说,之前买我们530公里续航的兄弟们,不好意思,现在免费给你们升级到610公里。
这操作,你第一眼看,是不是觉得吉利大气?格局打开了?诶,你先别急着喊666。这事儿你得放在整个车圈的背景里看,那味道就全变了。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这是标准的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玩儿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前阵子小米SU7直接把桌子掀了,用互联网的打法把一群老师傅干沉默了。现在吉利这个操作,看似是给用户发福利,实际上潜台词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根本不是产品升级,这是一次标准的“自爆式”冲锋。当所有人都以为价格战就是你降八百,我降一千的时候,吉利直接换了个赛道,开始卷续航。而且是免费卷,这就很灵性了。这就像两家馆子打价格战,你家牛肉面降到10块,我家直接宣布,今天开始所有牛肉面里的牛肉,加大加大再加大,加到你吃吐为止,价格不变。就问你怕不怕?这TM才叫卷!
所以你看,吉利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让你十一长假能多跑80公里,而是为了让所有准备买这个价位电车的潜在客户,脑子里植入一个思想钢印:15万以下,续航不到600公里的,都是耍流氓。这一招,打的不是友商的产品,打的是友商的定价体系和产品规划。同行辛辛苦苦规划了一年的产品,续航标个550公里,本来觉得挺美的,吉利这一嗓子喊出来,直接当场去世。你说你跟不跟?你不跟,你就是丐版;你跟,你前期的研发、采购、成本核算,全部乱套。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我还没降维打击呢,你们自己人先打起来了。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安全测试。神盾短刀电池,又是针刺,又是枪击,最后连36吨的59D坦克都开出来了,直接从电池包上碾过去。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人是懵的。这是在卖车,还是在卖军火?请问一下,咱们的目标客户,日常通勤会遇到什么需要用坦克来检验安全性的场景?是准备开车去乌克兰,还是担心下班路上被哥斯拉踩一脚?
这就是典型的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车企们天天吹什么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搞得好像买车就是买个AI机器人。但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最怕的根本不是追尾,而是突然从路边窜出来的老头乐。你那价值几万块的激光雷达,能算得过老大爷不讲道理的走位吗?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就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当所有人都卷那些虚无缥缈的“智能”时,吉利直接不装了,摊牌了,开始卷物理防御。金钟罩铁布衫,懂不懂?我不管你算法多牛逼,我就是硬,硬到坦克都拿我没办法。
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玩的四驱车,我给它装了最好的马达,结果第一圈就飞出去了。你看,有时候堆料是没用的。
这种宣传逻辑的本质,是一种品牌玄学。它不是在用理性说服你,它是在给你一种信仰。你买的不是一个电池,你买的是一个“坦克都压不坏”的传说。这跟奔驰车主买那个三叉星标,逻辑是一样的。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品牌本身。开上它,你自动就获得了某种社交身份的加持。而买了银河E5,你就获得了一种奇怪的安全感,一种可以跟朋友吹牛的资本:“我这车,别的不说,坦克压不坏。”虽然这辈子都用不上,但就是爽。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圈比作修仙,可能有点对不起那些真正码字的网文作者。他们好歹有大纲,车圈这帮人,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吉利这一套组合拳,其实是悟了。它放弃了跟新势力们去卷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因为那不是它的主场。它选择回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制造业,把一个最基础、最核心的零件,做到了性能过剩,做到了荒诞。吉利直接掏出了一块工业级的压缩毛巾——神盾短刀电池。平时看着不大,续航一加水,哦不,一充电,直接膨胀到610公里。它用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重塑了性价比的定义。
但讲真,作为一个随时可能被熊孩子后座猛踹的中年人,这种过剩的安全感,有时候还真就吃这一套。你看,我前面还在嘲笑它,现在又觉得有点香了,人类就是这么矛盾。
所以,2026款银河E5这波操作,表面上是产品升级,实际上是一次掀桌子式的宣言。它告诉所有同行,游戏规则变了。以前是存量竞争,大家还讲点体面。现在是黑暗森林,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吉利没有去抢蛋糕,它选择把做蛋糕的师傅给拐跑了,顺便把烤箱也搬走了。
所以,买这车的人图的是什么?图的不是那610公里的续航,也不是那个能给电磁炉供电的功能。图的是一种心态:老子虽然开的是十几万的车,但这玩意儿的电池,是能跟主战坦克硬碰硬的。就问你怕不怕?你怕不怕不知道,反正同行的心态肯定是崩了。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