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家里为了图个心安,我咬牙额外掏了三万块,把原本500公里续航的那台车,升级成了“官方续航”逼近700公里的长续航版本。那会儿销售小姑娘边按着电池包,边说长途开着更安心。结果到头来,这些数字跟我实际用车经历——差点不是一星半点。
我每天通勤西郊到东边园区,来回五十公里不到。周末去父母家或者超市、园区那头兜一圈,撑死七八十公里。有次老王在微信群里调侃:“700公里续航,家里要开到宁夏去啊!”我这才翻了翻自家充电记录,发现满电都习惯只充到80%,560公里。这样算下来,这车,我得不睡觉连续开十来天,才能见底。
其实500公里的版本,同样只充八成,也妥妥能跑八天以上。哪年真跑五六百公里,一个月都遇不上两次。师傅修车时说得分外溜:“没几个人真拉着电池极限开。”说着还露出那颗金牙。这话一点不假。去邻市爬山,上高速,往返三百五十公里,中间的服务区桩很多,临时补点电只二十分钟——本以为自己多花三万买了保险,实际一场大雾都用不上。
厂家宣传标的数字,本地老司机都懂点水分。北京二环堵车一小时,表显续航掉得比手机电量还快。高速上一百二,续航缩水成七成正常事。反正按照师傅那本子,700公里的实际也就四百多点,500公里的嘛,略少一百五。去年国庆返乡,表显剩一百多公里。和邻居郭姐一齐的500公里小鹏,服务区喝杯咖啡的工夫,车也满血了。
最让人上火的,还有那油罐子大的电池。700公里车比500公里的重足足两百多公斤,拐弯时像顶着个人爬山,连媳妇都嫌掉头慢,说“像条大蛇懒动”。电耗高,城里不怎么跑就冒汗,百公里16度,上了高速更能喝,19度都见过。听说越重越费轮胎,的确,3万公里就得大换四条,四儿子店连带着普通保养都往上加,500公里的那台要省心不少。
还有个小八卦,前阵子群里一仁兄发言,讲长续航的电池包,换起来还费劲,不少修理厂嫌麻烦给加价。别说,去年厂里搬家,有一次碰电池升级,工位师傅就怕那笨家伙砸脚。轮胎、刹车片这些耗材用得快,实打实又是一笔账。
官方吹上天的“电池衰减”比例,现实谁心里没杆秤?我这台,十万公里下来,满电续航掉到595公里,衰减接近15%。老朋友那辆500公里小鹏也基本一样——开久了,大家都明白:你买再大电池,掉电还是按比例扣,到头来,优势一点没体现。群里那位上海的老祝说,磷酸铁锂耐用点,三元锂老化快些,可折算成公里数,差距不算大。更有意思的事儿,有人靠小厂换高密度电池,实际用下来,连带充电速度都成了“慢吞吞的乌龟”。
记得去哪儿,还是去河北参加表弟婚礼,高速服务区刚开了新超充站,排队没我想象的闹心,一般等十多分钟。700公里大电池,补电慢一截,比朋友的500公里版足足多等了十几分钟,边上开五菱的阿姨递了杯热水,聊天才知她把车当“脚踏车”用,补电快了不少。有一次,一软体工程师朋友,特地用自己制作的小程序监测两款车的充电速度,结果那台700公里的总是慢——纯数据,也就听听,实际用车上下班根本没啥优势。
有的销售会说,长续航防焦虑。可现在哪个高速没桩?我朋友圈调侃,现在服务区插电比单位插热水壶还方便。顶多多停一次,真能省下三五万块钱的车价。那钱干啥不好,南门小酒楼一顿都够喝一场。
说起来,大电池版本还有个挺有意思的小配置,我那台配的座椅记忆和空气净化,500公里的舍不得选。可实际落到地儿,用了不到几次。买时觉得升级了武装,现实还是那句老话——日常八成需求才是刚需,剩下的留给情怀和误判。
隔壁姓刘的修理工,每回喝酒总带句口头禅:“买车别光看数字,拉货还得看你拉的是啥。”细品是有道理的。当年一味追高,花了不少冤枉钱。刚过完质保,搞二手评估,买家还偏爱500公里那款,说电池小、更灵巧。兜一圈又回来,笑称“数码焦虑症不治也罢”。
前些天家属问,要不要考虑换700公里新一代?我说不慌,等这台再开两三年,琢磨着电池掉到四百多,反正不耽误上下班。买菜、接娃、串门,余下的续航焦虑,就交给新司机去折腾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