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增程式电动车,当年可是被不少人拿来“开涮”的对象,说它“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原因简单粗暴:汽油直接驱动车轮,不是更省事儿?
何必多一道“发电再驱动”的工序,不怕能量损耗得更厉害吗?
可事实,往往就是这么出人意料。
如今,越来越多车主发现,在城市里那些让人头疼的拥堵路段,这增程车油耗能压到百公里6升,而同级别、同尺寸的燃油车,恐怕得10升往上,这差距,您自己体会!
“多此一举”?
不,是“智慧的取舍”!
咱们不妨先来看看这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只发电,电机驱动”的逻辑。
这听上去,像是绕了远路,对吧?
可正是这看似“迂回”的设计,藏着它高效的秘密。
想象一下,在城市里,车流缓慢,发动机在低速区间吭哧吭哧地运转,效率低得可怜,燃油就这么一点点地被“浪费”了。
但是,增程车的发动机,它不受车速影响,始终能保持在最理想的转速区域里“呼呼”发电。
这就像是请了个专职的“发电机”,只做最擅长的事,效率自然高得不像话。
笔者的经验是,每一次在城市晚高峰时段,看到那些燃油车在原地“轰鸣”,而增程车却安安静静地、平稳地滑行,都觉得这是一种“智慧的取舍”。
简单,有时就是最强的“护城河”。
我常跟朋友们说,这技术啊,别看花里胡哨的,有时候越是结构简单,越是可靠。
插电混动车型,需要在纯电、混动、发动机直驱之间频繁切换,这就像是让一个人同时扮演好几个角色,难免会有“卡壳”的时候,顿挫感、系统复杂性也就随之而来。
增程车就不一样了,它就一条道走到黑: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
这种“单一职责”的设计,让它开起来始终如一,线性、安静,就像一台纯粹的电动车,用户体验那叫一个“丝滑”。
当年理想ONE刚出来时,那句“好开”的口碑,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它这种简单、可靠的基因。
这不比那些一会儿“冲刺”、一会儿“滑行”的家伙,来得省心?
告别“里程焦虑”,拥抱诗和远方!
纯电动车的最大痛点,我想不用我多说了,那就是“里程焦虑”。
您想去个远方,翻过山丘,结果发现充电桩不是坏了,就是排起了长龙,那感觉,就像是《西游记》里的唐僧,走到哪儿都想找个“盘丝洞”歇歇脚,结果却处处是“妖怪”。
可增程式就不同了,它简直就是新能源车里的“陆地巡洋舰”!
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只要能找到加油站,加个200块钱的油,四五百公里的续航就能回来,这份从容和底气,是目前纯电动车难以企及的。
这不就是咱们追求的,随时随地出发,去探索未知世界的自由感吗?
市场用脚投票,它已经“C位出道”!
还记得当年那些嘲讽的声音吗?
“过渡技术”、“技术怪胎”…
…
可如今,事实狠狠地打了那些人的脸。
2024年,中国增程式电动车的销量,直接飙升到11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63%!
这数据,够震撼吧?
再看看理想汽车,凭借着三款售价不菲的增程车型,愣是在2023年9月,交付了3.6万辆,创下了单月交付新高。
这说明了什么?
消费者是聪明的,他们用实实在在的钱包,为自己看好的技术投了赞成票。
这不就像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虽然出身“富贵”,但他的“真情流露”,最终赢得了人心。
未来,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您知道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早就说过:“增程式不是过渡技术,而是未来汽车的主力之一。”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在电池技术还没达到“神乎其神”的境界之前,增程式提供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解决方案。
而未来,当甲醇、乙醇这些绿色液体燃料普及开来,增程式车将会彻底告别对石油的依赖,成为真正的“环保先锋”。
甚至,它们还有可能化身为“移动发电站”,在电网电力紧张的时候,伸出援手。
这不就像是古人说的,“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一种技术,在时代变迁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技术路线的优劣,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增程式电动车,或许不是最“完美”的那一个,但它绝对是当下,最能解决咱们实际用车痛点的“实力派”。
它用一种“化繁为简”的逻辑,解决了最“头疼”的问题。
您觉得呢?
这增程,是不是越来越有“内味儿”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