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渠道变革:单城单店,自救还是退守?
——一家4S店同时卖两大品牌车型,是战略升级还是无奈收缩?
变革。悄然发生。
2025年7月起。甘肃某城市。一家广汽丰田4S店悄然换标。店内视频号开始推送一汽丰田车型内容。亚洲龙。荣放。这家店成为该市唯一的丰田授权经销旗舰店。同时销售两个品牌的全系车型。
这不是孤例。丰田中国正在约10个城市试点“单城单店”模式。一个城市只保留一家丰田合资品牌4S店。这家店被授权同时销售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所有车型。
官方回应低调。称其为“尝试”。强调服务、效率、环保三大维度。但市场嗅到了不同气息。
背后。是连续三年的销量下滑。
2022年。194.06万辆。下降0.2%。
2023年。190.76万辆。下滑1.7%。
2024年。177.6万辆。下降6.9%。
直到2025年上半年。销量才止跌回升。含雷克萨斯共售出83.77万辆。同比增长6.8%。但压力未减。经销商退网严重。2024年合资品牌4S店总量减少13.5%。
双生车型的内耗。日益严重。
卡罗拉与雷凌。荣放与威兰达。普瑞维亚与塞那。尺寸相似。价格重叠。终端优惠3至5万元。同门兄弟捉对厮杀。经销商为争夺客户频繁压价。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单城单店”试图打破此局。将竞争转为合作。经销商无需在两个品牌间选择。可向消费者提供全面产品组合。丰田中国对销售体系控制力更强。决策链条更短。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
好处明显。避免内耗。提升单店盈利能力。填补低线城市服务空白。消费者可一站式比较所有丰田车型。
隐患同样存在。缺乏竞争环境。价格透明度可能降低。服务质量能否保障?消费者议价空间或被压缩。售后服务完全系于单一门店。风险集中。
更深层问题。渠道调整只是表面。丰田等合资品牌在智能电动化领域明显短板。展厅内近十款新车。仅一款配备智能驾驶功能。混动车型多数无法享受新能源免税政策。
这不是丰田独有动作。
福特中国同日宣布渠道变革。在上海设立全资销售服务公司。统一管理福特品牌在华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计划10月1日正式运营。
跨国车企纷纷调整在华渠道。奔驰推进低效能网点合并。保时捷计划将经销商从160家缩减至100家。自主品牌份额已占64.2%。合资品牌遭遇“生存问题”。
未来。路径何方?
丰田试点或是为电动化布局。计划2026年推出全新电动平台。三四线城市是未来新能源市场增量空间。此次试点可提前磨合管理流程。
但根本出路在于产品竞争力。渠道优化可暂时提振利润。无法解决产品力不足核心问题。丰田需加快本土化研发。推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智能电动车型。
时间不等人。市场更不等人。
这场渠道变革。是丰田面对中国市场的战略思考。从过去两家合资公司“你死我活”的竞争。转向由丰田中国统筹平衡的新路径。
成败与否。将决定丰田能否在激烈变革的中国市场守住基盘。甚至成为其他拥有两家合资伙伴的外资品牌效仿的范本。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变天。修修补补的渠道调整。远不如一场彻底的产品革命来得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