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全球汽车市场中,并非所有品牌都能保持持续的发展势头。一些汽车制造商经历了艰难时期,原因可能是设计过时、财务困境或品牌形象危机。
但真正鼓舞人心的是,一家公司通过创新、战略转型和消费者信任扭转局面,重新获得相关性。
这 10 家汽车制造商最近取得了显著的复苏,在美国及其他地区赢得了新的尊重和市场份额。
1.克莱斯勒
多年来,克莱斯勒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产品线稀疏,300和Pacifica等车型也已过时。但在斯特兰蒂斯的领导下,该品牌正凭借大胆的电动愿景卷土重来。
全电动克莱斯勒 Halcyon 概念车引起了人们的兴奋,预示着到 2028 年将迈向全电动汽车的未来。虽然其产品线仍然有限,但新的重点和新的投资表明其真正有机会复兴。
几十年来,克莱斯勒公司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最近的一次是与Stellantis的整合。克莱斯勒是美国汽车史上的传奇品牌,经历了无数次联盟和所有权变更,重塑了其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地位。
克莱斯勒成立于 1925 年,成为创新和经典美国工程的代名词,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2021 年 1 月,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FCA) 与 PSA 集团合并,标志着一个变革性的里程碑,最终促成了 Stellantis 的成立。
此次合并使克莱斯勒跻身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之列,将旗下14个独特品牌整合到一个企业架构之下。这一时刻代表着公司历史的转折点,FCA和PSA的优势和专长得以融合,最终形成一家全球巨头。
如今,在斯特兰蒂斯的领导下,克莱斯勒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充分利用全球协同效应,精简运营,并推进新技术。克莱斯勒从一家独立汽车制造商发展成为一家国际企业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适应能力。
克莱斯勒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秉承近百年来定义美国汽车文化的传统。公司在传承历史的同时,也致力于未来创新。
克莱斯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沃尔特·P·克莱斯勒,他于 1925 年将麦克斯韦汽车公司改组为克莱斯勒公司。作为与福特和通用汽车并列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克莱斯勒凭借其突破性的工程技术和汽车进步迅速获得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克莱斯勒通过收购扩大了业务范围,包括 1928 年收购道奇兄弟公司以及成立美国汽车公司,该公司旗下拥有 DeSoto 和 Plymouth 等品牌。
20世纪80年代,在首席执行官李·艾柯卡的领导下,克莱斯勒通过率先推出小型货车并收购美国汽车公司(American Motors Corporation,将吉普车纳入其产品线)实现了财务上的反弹。此外,收购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西姆卡(Simca)拓展了克莱斯勒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影响力。
1998年,该公司与德国汽车巨头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合并,成立了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开启了新的发展之路。此次合并旨在通过战略合作打造全球行业领导者,但由于文化和运营差异,合并的前景并不明朗,限制了其长期发展。
克莱斯勒于2009年申请破产保护,随后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集团(Fiat SpA)收购了克莱斯勒的部分股份,克莱斯勒得以重组。在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马尔乔内的领导下,克莱斯勒重振雄风,并实现了产品组合的多元化,为2014年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的成立铺平了道路。
这一联盟将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等豪华品牌纳入其产品线。最终,FCA与PSA集团于2021年合并,成立了Stellantis,目前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
2.别克
别克曾被视为退休人士的品牌,如今,它正在悄悄重塑自我,推出专为年轻买家打造的现代SUV系列。
凭借 Encore GX 等时尚车型以及即将推出的电动 Wildcat 风格设计,别克吸引了众多目光。
它专注于提供高端产品,但又不贴上奢华的价格标签,这使其成为通用汽车最具全球化特色的品牌,并在美国市场上悄然复苏。
无论您已经驾驶别克还是仍在考虑哪种车型最适合您,您可能想知道谁拥有别克。
既然您知道别克是通用汽车家族的一员,那么它丰富的历史就值得您去探索。别克于1903年开始生产汽车,这一时期标志着汽车行业的突破性创新。
同年,公司将工厂从底特律迁至密歇根州弗林特,并在那里推出了其首款标志性车型别克B型车。到庆祝成立20周年时,别克已生产了第100万辆汽车,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杜兰特还于 1908 年创立了通用汽车公司,其愿景是创建一家母公司,收购一系列吸引所有经济阶层的汽车品牌,并将别克定位为顶级产品。
如果您曾经想过“别克是豪华品牌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将在下文进一步探讨。在其发展历程中,别克打造过许多传奇车型,例如别克Super、Roadmaster、Special、Riviera、LeSabre和君威,这些车型都为其经久不衰的声誉做出了贡献。
虽然别克本质上是一家美国汽车制造商,但许多加斯城的司机惊讶地发现,别克的制造业务遍布全球。
别克汽车不仅在美国各地的工厂生产,还在加拿大、中国、韩国和德国设有生产基地。全球制造网络助力别克保持竞争优势,并推动各市场创新。
要说别克是否是一个豪华品牌,答案在于它能够提供价格亲民的奢华体验。对于哈特福德市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想要一辆精致的轿车或SUV,兼具高档配置,又不想像大多数豪华品牌那样高昂的价格,别克提供了理想的平衡点。
走进现代别克,例如 Enclave SUV或 Encore 紧凑型跨界车,您会立即注意到高端细节,例如丰富的木质色调、拉丝镀铬装饰和可选的穿孔皮革座椅。
3.三菱
三菱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在2010年代一度萎缩至几乎消失殆尽。然而,近年来,得益于产品线的重塑和战略定价,其在美国市场再次复苏。
欧蓝德,尤其是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因其改进的设计和性能而备受赞誉。三菱对价值、保修范围和适度电动化的关注,使其重新成为买家的认真考虑对象。
1970 年,三菱汽车公司成立,三菱汽车制造部门成为一家独立公司。仅仅一年后的 1971 年,该公司的 Colt 车型进入美国市场,与此同时,克莱斯勒收购了新公司 15% 的股份。
有趣的是,当时Colt并未以三菱品牌销售,而是以道奇的名义出售,彰显了克莱斯勒的影响力和投入。到20世纪末,三菱已实现重要的生产里程碑,年产量超过一百万辆。
1982年,三菱开始在美国以自己的品牌销售汽车,开启了其海外业务的新篇章。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该公司为美国市场推出了多元化的产品线,包括小型车Mirage、涡轮增压版Starion跑车以及中型轿车Galant。
20 世纪 90 年代是三菱的黄金时代,得益于 Eclipse 运动型轿跑车和 3000GT 跑车在美国取得的成功,以及涡轮增压 Lancer Evolution 在世界其他地区获得巨大欢迎。
克莱斯勒充分利用与三菱的合作,将旗下多款车型采用三菱平台。其中,Eclipse车型成为与Diamond Star Motors合作的亮点产品,象征着双方强强联手的成果。
1998 年,克莱斯勒与戴姆勒-奔驰合并,成立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虽然三菱的联盟在新的公司结构下继续了数年,但该合作关系最终在 2003 年因财务原因而终止。
4.马自达
马自达的回归并非源于销量,而是源于品牌认知。马自达曾被视为一个兼具运动感和亲民价格的品牌,如今正稳步迈向高端市场。
CX-50 和即将推出的 CX-70 和 CX-90 等车型提供豪华的内饰、精致的驾驶动力和高端技术,但价格却没有欧洲水平。
这一战略转变使马自达成为豪华跨界车的合法替代品。
5.起亚
起亚的转型或许是汽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转型之一。从21世纪初被嘲笑到如今拥有Telluride、EV6和K5等屡获殊荣的车型,该品牌如今也拥有众多备受赞誉的车型。
凭借大胆的设计语言、改进的制造质量以及对技术的关注,起亚已成为内燃机和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美国消费者现在期待起亚能够实现令人难以置信的转变。
6.阿尔法·罗密欧
2010 年代,阿尔法罗密欧满怀希望地重返美国市场,但早期的质量问题阻碍了它的发展。
快进到今天,这个意大利品牌凭借 Tonale 和改款 Giulia 等车型赢得了赞誉。
母公司 Stellantis 带来了更强大的质量控制和经销商支持,帮助阿尔法罗密欧吸引寻求独特欧洲体验的买家。
阿尔法·罗密欧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它代表着激情、丰富的赛车传承以及意式奢华的精髓。阿尔法·罗密欧于1910年在米兰创立,凭借其在赛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精湛的设计,迅速奠定了其品牌地位。
多年来,该品牌已成为精准操控、创新工程和不屈精神的象征,引起全球汽车爱好者的共鸣。
您无需成为一名忠实的汽车爱好者即可欣赏阿尔法罗密欧所秉持的传统,其车辆通常被视为在道路上提供激动人心性能的艺术创作。
这一传承的核心在于公司本身,精心打造每一款车型,以体现意大利汽车工艺的真正灵魂,并确保每一辆阿尔法罗密欧都能继续体现其悠久的传统。
7.日产
卡洛斯·戈恩时代之后,日产失去了昔日的风采,设计乏味,内部混乱,令人苦恼。但过去几年,日产已开始复苏。
随着新款 Z 跑车、重新设计的 Pathfinder 和 Rogue 以及全电动 Ariya 的推出,日产正在为其产品重新注入活力。
它还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这是美国长期信誉的根本转变
日产正处于其历史上最大的复苏之一。在报告2024-2025财年净亏损约50亿美元(创20多年来最严重亏损)后,这家汽车制造商推出了一项名为“Re: Nissan”的大胆重组计划,由新任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领导。
这场危机迫使日产做出艰难的决定,包括裁减全球15%的员工(约2万人),关闭日本、墨西哥、英国等关键地区的17家制造工厂中的7家,并减记数十亿美元的资产。
尽管面临痛苦,但这些措施旨在精简运营,使公司到2026年重回盈利轨道。投资者似乎相信该计划,在股东支持重组后,日产的股价上涨了近7%。
埃斯皮诺萨的战略重点是削减约 2500 亿日元的工程和固定成本,到 2035 年将平台数量从 13 个减少到 7 个,从而简化运营,并将产品开发时间缩短至仅 30 至 37 个月。
为了稳定财务状况,日产通过债券和资产出售筹集了约 70 亿美元,其中一些资金由英国政府支持,以维持桑德兰等设施的运营。
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在加倍扩大其产品阵容,计划到 2026 年推出 30 款全新或改款车型,其中包括 Arc 计划下的 16 款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
主要推出的产品包括重新设计的配备特斯拉兼容充电功能的Leaf 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Rogue、改款的 Sentra 以及计划于 2027 年在密西西比州推出的坚固耐用的电动SUV 。
在欧洲,Micra EV和电动 Juke 等新车型正在研发中,而在中国,N7 EV已经迎来了爆炸式增长的需求,短短 50 天内订单就已达 20,000 份。
然而,日产的复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它仍然落后于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等竞争对手,而此前的失误,例如Ariya EV的延期和问题,也损害了其电动汽车业务的发展势头。
该公司还面临全球关税、沉重债务以及今年早些时候与本田合并谈判破裂等不利因素,导致日产汽车只能靠自己。
尽管面临这些障碍,日产汽车直面严酷现实的决心,以及其清晰积极的重塑计划,仍然激发了人们谨慎乐观的预期。日产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它正在努力重新赢得全球汽车市场有力竞争者的地位。
8.捷豹
过去十年,捷豹在美国的销量暴跌,产品线也显得陈旧。但在幕后,捷豹正在策划一场彻底的重塑。
该品牌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电动化,重点打造与宾利匹敌的超豪华电动车型。虽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I-PACE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端。如果捷豹能够坚持下去,其下一个篇章必将精彩纷呈。
捷豹品牌重塑引起了强烈反响,四天前发布的 30 秒发布视频就引发了广泛关注。
观众对广告的选角和没有实际车辆出现提出了质疑。而新标识的启用以及数十年来一直伴随捷豹汽车的标志性“咆哮者”大猫标志的移除,更是加剧了争议。
外界的强烈反应非常强烈,批评人士的反应仿佛母公司捷豹路虎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起初我也持怀疑态度,但现在我的看法已经转变了。
要理解这些变化,必须放眼更广阔的视野。五年前,捷豹路虎(JLR)曾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但此后该公司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复苏。如今,JLR 已实现盈利,并正在积极削减债务负担。
路虎揽胜品牌的成功是此次复苏的主要推动力,其高端特别版车型价格不菲。截至2023年初,捷豹路虎已售出6,000辆路虎揽胜SV车型,平均每辆售价超过10万英镑(约合12.5万美元)。
这一转变反映了公司战略的重大变化。根据捷豹路虎2023年4月分享的数据,2019年其汽车平均售价为4.4万英镑(5.5万美元)。
快进到2023年初,这一数字已攀升至7.1万英镑(8.9万美元)。尽管年销量从2019年的66万辆下降到2023年的仅30万辆,但该公司已摆脱亏损,实现盈利。
尤其是揽胜和路虎系列,目前每辆车的平均利润已达到 25,000 美元,这表明捷豹路虎已成功将重点从产量转向高利润产品。
9.菲亚特
菲亚特于 2011 年重新在美国推出这款车型,最初是一个新鲜事,但由于可靠性差和吸引力有限,未能保持发展势头。
然而,菲亚特正通过全电动 500e 开启第二篇章,它拥有更锐利的设计、更出色的性能和更完善的平台。
随着小型城市电动汽车在城市地区越来越受欢迎,菲亚特可能会再次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具有环保意识的城市买家中。
菲亚特计划每年生产超过 10 万辆新型混合动力 500 小型车,母公司 Stellantis (STLAM.MI) 指望这款车型能重振其陷入困境的意大利生产。
菲亚特品牌负责人奥利维尔·弗朗索瓦(Olivier Francois)表示,这款车型代表着菲亚特提升产量、重拾增长势头的关键一步。Stellantis 成立于 2021 年,由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而成。去年,其在意大利的汽车产量暴跌至 47.5 万辆,低于 2023 年的 75.1 万辆以上。
此次产量急剧下降,其中汽车产量下降了 46%,降至 1956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原因是市场需求疲软(尤其是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来自亚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加剧,以及工厂因即将推出的车型而进行重组而停工。
在媒体预展中,展示了混合动力版500的原型车,弗朗索瓦将这款新车型描述为“为真人打造的500,实用的500”。该车型计划于11月在意大利都灵的米拉菲奥里工厂投产,与现有的纯电动版500同时投产。
混合动力车型售价为17,000欧元(约合20,000美元),将配备12伏锂电池。菲亚特预计今年年底前将生产5,000辆混合动力车型。
相比之下,售价接近3万欧元的500 EV车型去年销量惨淡,仅生产了2.5万辆。由于需求疲软,米拉菲奥里工厂多次停工,迫使公司安排工人休假。
展望未来,弗朗索瓦透露,菲亚特计划在 2027 年推出升级版、更实惠的 500 EV版本,目标价格为“20,000 欧元甚至更低”,这得益于内部电池生产的引入。
此外,Stellantis 已经在开发下一代 500,计划于 2030 年左右发布,该车型将在 Mirafiori 生产,并根据未来几年的市场条件和监管要求提供电动和混合动力版本。
10.标致(计划重返美国)
虽然标致尚未重返美国市场,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惊人复苏值得关注。在2010年代初濒临倒闭后,在斯特兰蒂斯的领导下,标致已成为欧洲的一家巨头。
标致的现代设计语言、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以及始终如一的可靠性重新点燃了全球市场的兴趣。关于其重返美国市场的传闻持续不断,如果真的回归,标致或许能找到一批寻求新鲜而成熟产品的消费者。
法国汽车制造商标致雪铁龙集团(PSA)期待已久的重返美国市场计划终于初具雏形。该公司计划以标致品牌引领其北美市场发展。许多美国人或许还记得标致雪铁龙集团于1991年退出美国市场。虽然PSA尚未公布标致雪铁龙集团在美国市场重启销售的官方时间表,但据《汽车新闻》报道,双方正在就此展开讨论。
PSA于2016年首次透露重返美国市场的意图,并自此逐步制定战略。作为第一步,该公司在美国推出了其汽车共享应用程序Free2Move,表明其对该地区重新燃起兴趣。
报道还显示,标致雪铁龙集团一直在努力为其车辆取得美国市场的认证,包括努力确保其符合美国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在标致雪铁龙集团准备重返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之一之际,这些准备工作为标致雪铁龙的回归奠定了基础。
汽车行业的复兴并非偶然,而是通过更好的设计、更高的可靠性和战略眼光实现的。
近年来,这些汽车制造商重新定义了自己,美国买家也开始注意到这一点。
无论是通过电气化、高端化转型,还是仅仅制造人们真正想要的汽车,这些品牌都活生生地证明了,即使在汽车制造业这样残酷的行业中,重塑也是可能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