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是不是被小米SU7刷屏了?满大街都是那辆银光闪闪的“小钢炮”,连我楼下买菜的大爷都问我:“这车真能干掉特斯拉?”说实话,当初雷总一句“为发烧而生”,真把不少消费者的心给烧上头了。可就在大家抢着下订、排队提车的时候,小米突然宣布召回超11万辆SU7标准版,消息一出,网上炸锅了。有人觉得“刚提车就成召回户,心里不得劲”,也有人点赞:“这才叫负责任”。那这波操作到底该怎么看?咱们今天不吹不黑,坐下来好好唠唠。
先说重点:这次召回的车型是2024年2月到2025年8月生产的SU7标准版,总数高达11万6千多辆,几乎覆盖了目前所有已交付的用户。问题出在哪儿?L2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在极端场景下可能“发懵”。比如前方突然出现异形障碍物、施工围挡或者极端天气下的识别偏差,系统可能来不及预警或自动刹停,全靠司机反应。你说吓人不吓人?要不是小米主动备案召回,搞不好哪天真得“打脸”。
但咱也得客观说句公道话——这事儿真不算“天塌了”。首先,小米不是被监管部门点名才行动,而是主动备案召回,态度没得黑。其次,解决方案相当“小米”:OTA远程升级,不用跑4S店,躺着就把安全隐患给消了。这波操作支棱起来了吗?必须的!比起某些品牌出了问题还捂着盖着,小米这波反向操作,反而让人觉得靠谱。
再说说这辆车本身,为啥能一上市就“上桌第一个动筷”?颜值这块,绝对是出片利器。溜背造型、无框车门、主动尾翼,加上那对“心跳式”尾灯,晚上一亮,回头率直接顶呱呱。我试驾那会儿,停在商场门口,三拨路人过来问价,还有人以为是保时捷出的新能源。你说它是“装逼利器”吧,也不算过分。
坐进车里,扑面而来的是极简风。16.8英寸大屏+翻转仪表,物理按键少得可怜,全靠小爱同学撑场子。有人吐槽“屏幕太多,反光看不清”,但我觉得,这不就是小米的调性吗?科技感拉满,就差把手机系统搬进来了。而且这次OTA升级后,超级小爱能听懂更多连续指令,比如“打开座椅加热,调到2挡,然后导航去最近的咖啡馆”,一气呵成,比以前顺溜多了。
动力方面,SU7标准版用的是单电机后驱,零百加速5.28秒,账面数据不算炸裂,但日常开起来绝对够用。我跑过一段高速,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来得又猛又稳,完全没有“买菜车”的疲软感。底盘调校偏运动,过弯支撑性不错,就是遇到烂路颠簸感有点明显,后排乘客可能会“走路摇头晃脑”。要是你常跑郊区,建议选配空悬——当然,钱包也得够硬。
说到智能化,这才是SU7的杀手锏。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高速上开启NOA,真的能解放双脚。车道保持稳得一批,变道干脆利落,比我开过的某新势力还要细腻。但这次召回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再强的辅助驾驶,也不能当自动驾驶用。系统再聪明,也架不住“鬼探头”或者“天上掉钢板”这种极端情况。所以别以为开了NOA就能刷手机,手放方向盘上,眼睛盯着路,才是王道。
那跟对手比,SU7到底有没有竞争力?咱拉两个狠角色出来遛遛:特斯拉Model 3和极氪007。
先看Model 3,老资格“国民神车”了,品牌力强,超充网络牛,二手车保值率也高。但内饰嘛……“毛坯房”称号不是白叫的,冬天没个方向盘加热,简直反人类。智能化是强,但UI设计太极客,普通人上手门槛高。SU7赢在哪?生态联动!手机、手表、平板和车无缝切换,这才是小米用户的“真香”时刻。
再看极氪007,外观低调有质感,底盘调校一绝,续航也扎实。但车机系统总被人吐槽“卡顿、死机”,语音助手反应慢半拍。相比之下,小米SU7的澎湃OS流畅度直接碾压,车机这块,小米确实有点“灯厂”那味儿了。
最后聊聊价格。SU7标准版起售价21.59万,顶配干到29.99万,性价比看着挺香。可别忘了,这车上市才半年,二手市场已经“跌冒烟了”,有车主刚提车一个月,转手就亏两万,气得直蹦起来。这也说明,市场对新车热度预期太高,一旦新鲜感过去,价格自然回落。所以劝大家别急着当“韭菜”,等这波OTA升级完,观望几个月再说。
总的来说,小米SU7是一款让人又爱又“怕”的车。爱的是它把手机圈那套玩法搬到了汽车上,设计亮眼、车机丝滑、生态打通,真正做到了“年轻人的第一台性能电车”。怕的是作为新玩家,品控和长期可靠性还得时间检验。这次召回虽然数量大,但处理方式干脆利落,反而给品牌加分。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小米SU7,你会考虑入手吗?如果是你,会选SU7、Model 3还是极氪007?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