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事儿说起来都觉得有点魔幻。提车12天,新鲜劲儿都还没过呢,车牌都懒得去办,结果车顶先一步“自由飞翔”了。车主黄先生估计到现在脑子里都还是嗡嗡的,他那辆花了快13万,里程表上连800公里都不到的崭新北京BJ40,在高速上开着开着,突然就变成了敞篷版。而且还是最硬核的那种,物理意义上的敞篷。
你想想看那个画面。10月5号上午,广洪高速,天气不错,路况也好。黄先生开着新车,车里那股新车的味道估计都还浓着,保护膜都贴得好好的,心情能差到哪儿去?结果,正以一百公里的时速巡航呢,驾驶舱顶上“砰”的一声闷响,跟谁在你头顶上砸了一锤子似的。
紧接着,根本不给你反应时间,狂风就跟不要钱一样灌了进来,黄先生那头发估计瞬间就成了超级赛亚人。车顶的内衬布料,像疯了的窗帘,劈里啪啦地乱甩,一度把他的视线都给挡住了。他下意识往后视镜里一扫,这一眼,差点没把魂儿给吓飞。自家的车顶,一整个,完整的一大块,就那么在后面的高速公路上,像个黑色的大号飞盘一样,翻滚、弹跳。
这真是万幸中的万幸,后面的车一个个都反应神速,紧急减速避让,不然随便撞上一个,后果简直不敢想。黄先生也是个老司机,愣是强忍着心跳,把这辆秒变“敞篷”的越野车死死稳住,停进了应急车道,双闪一开,人下来的时候腿估计都是软的。
下车一看,场面既惊悚又滑稽。车顶连接的地方光秃秃的,密封条断了,几个塑料卡扣孤零零地躺在车里。这车的一大卖点,就是那个可以拆卸的车顶,设计初衷是让你亲近自然,享受自由。可这下好了,自由是挺自由的,但这自由差点成了“空中凶器”,对内威胁驾驶员,对外威胁全高速的车辆。半小时后,救援来了,在前面50多米外的草丛里,找到了那个“离家出走”的顶棚。
车拖回店里,这事儿才算进入了更离谱的阶段。
店家倒也积极,下午车一到,三四个工作人员就围上来了,对着车和那个顶棚,里里外外,敲敲打打,检查了快一个钟头。工具都用上了,卡尺都拿出来了,挨个测量卡扣,就想搞明白这顶棚是怎么“越狱”的。
检查完,结论出来了:车顶卡扣,都是好的,一个都没坏。这话说得轻巧,但潜台词可太重了。意思就是,车没质量问题。那问题出在哪儿?
黄先生当场就炸了。他指着车里还没撕掉的保护膜,几乎是吼着说:“我提车回来就没动过那个开关!说明书我都没翻开过,后排连人都没坐过!”他反复强调,自己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误操作。
这话一说,店家的说法就开始打太极了。一会儿说,可能是路上颠簸给震松了?一会儿又说,是不是车主您自己不小心碰到了开关,自己都没意识到?到最后,话里话外的意思,甚至都开始暗示,黄先生是不是自己在高速上闲着没事,把卡扣给解开了。
黄先生的诉求从头到尾就一个:换车。这理由太充分了,这车已经不是普通的质量问题了,这是能要人命的安全隐患,谁还敢开?这心理阴影面积得拿平方公里来算。
结果店家给的解决方案,简直是在挑战人类的想象力。他们说,可以免费把顶棚磨损的地方重新喷漆,然后给车做个全面的漏水检测,保证密封性。这听着还算是个正常的售后流程。但后面还有一句“但是”。
工作人员一脸“诚恳”地补充说:“如果您还是不放心,可以再去高速上跑一圈试试,油费、过路费我们全包。”
这句话,直接把黄先生的理智给点燃了。“你们这是拿我的命开玩笑!”他当场就回绝了。这已经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了,这简直就是一种傲慢的挑衅。一块刚从天上掉下来的铁疙瘩,在他们眼里,好像就成了一个可以重复实验的道具,而实验品,就是活生生的人。
这事儿很快就没能捂住。现场看热闹的人拍了视频,发到车友群,一传十,十传百。这块“会飞的顶棚”成了网红,相关话题浏览量分分钟破了百万。
网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很多人说,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是卡扣没锁紧,你作为一辆21世纪的汽车,仪表盘上连个提示灯、警告音都没有吗?这么严重的安全疏漏,连个最基本的冗余设计都没有,这本身就是天大的设计缺陷,跟卡扣坏没坏,车主碰没碰到,关系已经不大了。
这起事故,也戳中了现在很多车主心里的焦虑。现在的车功能越来越多,天窗、自动驾驶、智能大屏,看起来很美好,但稳定性呢?不少人留言说,自己连天窗都信不过,怕漏水怕故障,现在看来,连最基本的车顶都可能说飞就飞,以后买车是不是干脆就买个“丐中丐”版本,铁皮焊死的那种最安全?
当然,最让公众愤怒的,还是店家那种处理问题的态度。那种想方设法把锅甩给消费者,甚至提出“再飞一次”这种荒唐建议的做法,被网友骂是“毫无担当,视人命如草芥”。大家觉得,出了这么大的安全事故,车企第一时间就应该站出来,主动担责,彻查原因,而不是让一个4S店在前面和稀泥。
说白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写得清清楚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必须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车顶脱落,不管是工艺问题、设计缺陷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一个没有任何预警机制就可能让车顶在高速上解体的设计,本身就难辞其咎。
直到现在,那辆BJ40和它那块“肇事”的顶棚,还孤零零地躺在店里的检测区。涉事的车企也一直没出来公开发个声。一块顶棚,本身压不垮一辆硬派越野,但它从空中坠落的那一刻,却足以压垮消费者对一个品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么一点点信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