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想法越来越有意思了。
以前大家可能就想着,买个轿车上下班方便,或者买个SUV空间大能装东西。
但现在,很多人心里都多了点别的念想。
尤其是天天在城市里两点一线,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心里总会痒痒,想着哪天能开着车,往远点儿的地方跑一跑,去看看山,看看水,走一走那些地图上没有名字的野路。
可问题来了,真要买一辆能翻山越岭的硬派越野车,那油耗、那舒适性、那在城里掉个头都费劲的体型,实在是让人头疼。
所以大家就琢磨,有没有那么一款车,长得够硬气,能让你在朋友面前有面子;平时在城里开呢,又能像电车一样省钱又安静;到了周末,又能真的带你出去“野”一下,体验体验轻度越野的乐趣。
哈弗好像听到了大家心里的这个声音,于是就拿出了这台全新的哈弗猛龙,特别是升级后的2026款,它似乎就是冲着解决这个矛盾来的。
首先,这车的外观确实抓人眼球。
现在满大街都是流线型的车,看多了也确实有点审美疲劳。
猛龙这种“方盒子”造型就不一样了,它有棱有角,线条直来直去,看着就特别扎实,有力量感。
这就跟穿衣服一样,穿惯了休闲装,偶尔换上一身硬朗的工装,整个人的气质立马就不同了。
猛龙的设计师很懂这个道理,它保留了这种硬派的风格,同时把前脸、中网和车灯这些细节做得更精致了,特别是那个复古的圆形大灯,点亮之后辨识度很高,既有野性,又不会让人觉得太粗糙,这个分寸拿捏得很好。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车不光是个交通工具,也是个性的表达,猛龙这个样子,正好能满足他们那种“内心狂野,外表有型”的追求。
光有样子还不行,还得有真本事。
咱们来看几个实实在在的数字,它的接近角是25度,离去角是32度,空载的时候最小离地间隙有221毫米。
这些数字说白了是啥意思呢?
就是你开这车去郊外,遇到一些沟沟坎坎或者比较陡的坡,车头不容易磕到地,车屁股也不容易蹭到坡。
221毫米的离地间隙,意味着底盘很高,走在坑坑洼洼的烂路上,你心里会踏实很多,不用老担心会托底。
这个数据已经很接近像坦克300那样的专业越野车了。
还有个580毫米的涉水深度,大概能到一个成年人的膝盖。
这个功能不是鼓励你去开着车玩水,而是给你一份保障。
比如夏天突然下暴雨,城里有些地方积水很深,别人的车都得绕着走,你开着猛龙,只要水不太深,就能从容地开过去,这份从容就是它带给你的底气。
拉开车门坐进去,你又会发现另一番天地。
很多人担心这种硬派车,里面会不会也很“糙”,到处都是硬邦邦的塑料。
猛龙在这方面做得挺出乎意料的。
中控台那个14.6英寸的大屏幕很显眼,用起来很流畅,反应也快。
更重要的是车里的用料,手能摸到的地方,大部分都是软的,还带缝线,一下子就感觉这车挺有档次的。
它营造出一种感觉,就是虽然我外表是个硬汉,但我内心其实很体贴。
这次新款还有一个特别实用的改动,就是把换挡从之前的旋钮式改成了方向盘后面的怀挡。
这个变化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中控台下方一下子就空出了一大块地方,你的手机、钱包、水杯都有地方放了,车里看着也更整洁。
这种小细节的改变,说明厂家是真的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
当然,这台车最核心的升级还是在它的动力系统上。
它用了一套叫做第二代Hi4的电四驱技术。
咱们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它既有发动机,又有两个电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这套系统厉害在哪呢?
首先是它让这台车在城市里开变得非常省钱。
它的纯电续航里程增加到了200公里。
这意味着,如果你家充电方便,每天上下班的路程在几十公里的话,你完全可以一个星期都不用烧油,就把它当成一辆纯电车来开。
晚上回家充上电,第二天又是“满血”出门,这能省下多少油钱啊。
而且用电开车,又安静又平顺,堵车的时候也不会心烦气躁。
到了需要动力的时候,这套系统又能爆发出很强的力量。
发动机和两个电机一起工作,综合扭矩达到了750牛·米,推动这么大一台车,从零加速到一百公里每小时只需要5.9秒。
这个速度,在高速上超车或者红绿灯起步的时候,绝对能给你十足的信心。
那它的越野能力到底怎么样呢?
长城自己给它定位叫“泛越野”。
这个词说得很实在,就是它不是让你去挑战那种极限路况的,比如爬大石头、穿越无人区,那是更专业的越野车干的活。
猛龙的强项在于应对我们普通人能遇到的绝大部分非铺装路面。
比如周末去露营,要走一段泥泞的土路;或者去山里玩,会遇到一些碎石坡;甚至在冬天遇到结冰或者有积雪的路面。
在这些情况下,它的电四驱反应非常快。
当有一个轮子打滑使不上劲的时候,系统能瞬间把动力传给其他有抓地力的轮子,帮你很轻松地脱困。
这种能力,对于一个只是想在周末“撒个野”的城市家庭来说,是完全足够,甚至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所以综合看下来,哈弗猛龙2026款是一款定位非常精准的车。
它瞄准的就是那些生活在城市里,心里却有个越野梦,但又不希望为那些一年用不了几次的极限越野性能付出太多金钱和舒适性代价的消费者。
它给了你一个硬派的外观,满足了你的“面子”;它用200公里的纯电续航和舒适的内饰,照顾了你日常通勤的“里子”;它用一套可靠的轻度越野系统,给了你随时出发去探索远方的底气。
最关键的是,它的价格还处在一个大多数家庭都能接受的主流SUV区间。
可以说,它把城市通勤、家庭实用和轻度越野这几个看似矛盾的需求,通过技术手段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为咱们老百姓提供了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全新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