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亿就像是数甲鱼都能数到下个月去的那种感觉!
普通人一天到晚拼命工作一辈子,存下的钱跟指头上的灰差不多;就连那种每天收入百万的巨星,也得踩着地球转个两千天才能凑够零花钱。
在电动车圈里,这点钱简直就是个小蚊子,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曾经和小鹏、蔚来一起当“车企界四小龙”的拜腾,花了84亿竟然连一辆真车都没造出来,结果还因为掏5000万买零食被央视骂得热火朝天,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
这到底是个啥情况呀?
天上掉下个大馅饼:一伙牛人准备横扫市场!2016年,拜腾汽车灵魂人物毕富康从宝马i8那块儿蹭出名堂来了。
另一位创始人戴雷以前是英菲尼迪在中国的老大,团队里的大咖们都是汽车圈的老油条,这样的厉害阵容让拜腾刚一出道就引得投资方纷纷围观。
2017 年 8 月搞定了 A 轮融资,拿下 2.4 亿美金;到了 2018 年,B 轮一下子涨到 5 亿,累积起来一共融了 84 亿人民币!真是拼劲十足啊!
成立没两年,拜腾就在南京搞了个1200亩的生产大院,还在慕尼黑搭了个设计窝,硅谷就成了它的老家。
在2018年的电子老兄大聚会里,拜腾的小玩意儿——首款概念车,凭借那块全球首创的48寸大家一起看的大屏幕、能转向的座椅、还有那种只要挥挥手就能操作的炫酷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立马跃升进了“造车界的新生力量四小龙”的队伍!
资源浪费:挥霍无度的管理和战略失策,让拜腾在2019年本该大展拳脚的时候彻底掉链子!
可毕福康这位大老板突然决定“放飞自我”,翘个长假跑美国去了,剩下创始人戴雷一个人在那儿独扛。
管理层的争吵从这儿开始大喇喇地亮相了!
其实公司里烧钱的毛病早就开始了,真是挥金如土啊!
硅谷那些办公室一个月要烧到百万租金,可是员工来来去去,结果连个鬼都没在里头。
2020年北美的办公室为了员工嘴巴爽,竟然豪掷5000万!采购单上全是啥贵族零食,比利时巧克力和日本和牛干,听着就让人想流口水!
连员工的名片都用胡椒粉做,光一盒就花了一千多,这些跟造车完全没关系的费用像水一样哗哗流走。
管理方面简直是个大“杂乱无章”,一千个人的小团队居然安排了29个副总裁,真是“膨胀”得让人哭笑不得,效率低得连乌龟都跑!
设计方案整整折腾了23遍,每次改动都得把之前的脑汗再重新冒出来,时间和钱像水一样流走,说是浪费一点儿都不夸张!
更离谱的是,技术路线像个情绪波动的大妈,这三年里换方案换得比换衣服还快,原本打算搞电动车,结果又一转眼变成氢燃料的,没过多久又急匆匆回去搞电的!
这变来变去的简直像个旋风,搞得供应链天天跟不上,跟供应商那关系也是一团乱麻!
就这样,拜腾把一大堆钱花在炫酷的全息投影发布会和德国订制制服这些面子工程上,对真正的技术研发却吝啬得很,结果核心专利的数量连小鹏汽车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没多会儿,南京的厂子因为一直欠着供应商的钱停工了,硅谷的团队由于签证麻烦全跑光了,公司几乎是瘫痪状态!
那年6月份,拜腾老大说了:咳咳,我们欠了1400位大兄弟9千万的工资,得找个时间还上啊!
7月央妈发火了,直言“花了84个亿就是没见一辆量产车”,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新势力,成了行业里最扎心的反面教材。
拼命自救:四处折腾的结果就是落得个彻底失败,其实自从2020年钱袋子扁了之后,拜腾也是想尽了法子想活下来呢。
先是全世界都在减人,把那些没啥用的岗位给砍了,最后只剩下搞技术的那帮人,还花了六十万美刀专门处理裁员的法律问题。
同时对中国那边的员工打包票说会把拖欠的工资搞定,结果后来只兑现了个寥寥无几,很多员工的钱还是“悬在天上”。
为了让公司能够继续转动,拜腾又把南京的生产机器和电动车的许可证当成了谈判的砝码。
跟债主说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比账面上写的高多了,想借此让债主帮忙,好不让自己走上破产的歪路。
在2021年1月,拜腾和富士康握手言和,富士康准备砸钱给技术和管理资源,帮忙把M-Byte车型推向量产,还派了一群人到南京工厂驻扎。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是好事,没想到拜腾的股东们内讧得厉害!
大股东一汽集团和富士康在掌控权的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各自坚持着自己的主意,结果合作到2021年7月就黄了,富士康最后索性另寻新欢,去了找其它车厂搭伙。
这次合作黄了之后,拜腾又不断试图重整旗鼓,找和谐联合基金、开心汽车等不少有潜力的投资方聊天。
这公司债务搞得乱七八糟的,股东们对啥事简直是一言难尽,每次开会谈重组,最后都像放烟花一样—轰的一声完蛋!
2023 年,拜腾和罗马尼亚的 DEEV 公司又攀上了技术输出这棵高树,打算把他们的建厂秘籍交给对方,换取人家 70% 的股份投资。
最后只拿到了 200 万美元的技术使用费,那边股权收购的事儿一直没动静,简单说就是谈得热火朝天,结果什么都没搞定。
大幕一落:资产甩卖和行业教训。2025年4月,拜腾汽车在南京的工厂以8.18亿被拍掉,彻底给这家曾经的造车新势力来了个绝响。
其实在这之前,拜腾的妈公司那堆核心资产,竟然被拍卖了六次,结果每次都是因为债务绕得跟麻花似的、没人看得上那些资产,等到第七次才终于有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
想当年,2017年拜腾在南京砸下重金,占了1200亩地兴建工厂,这工厂却以白菜价甩卖,连当初的零头都不到!
曾经风光无限的“新车大腕”,居然成了资产清理的对象,拜腾在这十年里完成了从当红炸子鸡到默默无闻的蜕变。
拜腾这事儿真是给所有造车的都上了一课:造车就是个烧钱的活,钱得花在该花的地方,要有把技术落实下来的本事,还得有清醒的成本控制意识,否则再豪华的开局也逃不了失败的结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