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刷到2025年5月第三周(5.12-5.18)新能源车销量排名时,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瞪大了眼睛?这市场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有人稳坐老大位置,有人上演绝地反弹,新势力们更是打得不可开交。今天就好好唠唠这一周的热闹事儿。
先看头部阵营,比亚迪还是那个“老大哥”,第三周卖了55100台,虽说环比有点下滑,但人家家大业大,加上腾势、方程豹,累计销量直接超过6万台。啥概念呢?相当于特斯拉、理想、小米三家这周销量总和的1.5倍,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儿,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还是稳稳的。
再看特斯拉,第二周的时候还在低谷挣扎,第三周直接来了个大爆发,交付量达到11130辆,环比暴涨262%,排名一下子回升到第二。这波操作太狠了,推测和上海工厂产能爬坡、Model Y焕新版预热有关。不得不说,特斯拉“价格屠夫”的威慑力还是在的,这一反弹让不少品牌都得紧张起来。
新势力这边更是热闹,简直就是一场激烈的混战。理想交付了9240辆,虽说没破万,但新增订单达到1.1万台,在自主新势力里排第一。他家的L系列智能焕新版可帮了大忙,“家庭用户专属”的定位太准了,现在好多家庭买车都优先考虑理想,就图个舒适和智能。
零跑和问界这周也有看点。零跑借着2026款C10上市,5月20日开启交付,销量达到7500辆,性价比路线真是再下一城。想想看,花不算多的钱,能买到配置不错的新能源车,谁不心动呢?问界销量7490辆,和上周差不多,但鸿蒙智行的新增订单有1.1万台,其中占比超过70%,华为生态的赋能还是核心竞争力啊,好多人就是冲着华为的智能系统买的问界。
小米这周也挺争气,交付量7160台,结束了两周“5000 - 6000台”的瓶颈期。雷军官宣5月22日发布首款SUV车型YU7,好多小米粉丝都等着这场发布会呢,都盼着小米能出个“跨界爆款”,说不定能刺激一波终端销量。
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流行起了“集团化作战”,好多品牌都开始抱团取暖,而且效果还不错。吉利系就是典型,银河卖了6880辆,加上极氪和领克,累计超过1.5万台。多品牌矩阵覆盖了10 - 30万元的市场,星耀8上市和极氪X改款,形成了“燃油替代组合拳”,不管你是预算有限还是想追求品质,在吉利系都能找到合适的车。
长安系也不差,深蓝、启源、阿维塔加起来销量超过1万台。深蓝S7氢电版、启源A07增程版,瞄准了“新能源多元化需求”,有的朋友喜欢纯电,有的朋友觉得增程更方便,长安系这是把不同需求的用户都照顾到了。
蔚来系主品牌加上乐道、萤火虫,销量超过6000台。乐道L60以15万级“无图智驾”切入下沉市场,以前蔚来给人的感觉是高端,现在下沉市场也开始发力了,试图扭转“高端化独木难支”的局面。
不过,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也有品牌面临困境。小鹏这周销量5810辆,背后是MONA Max发布前的“观望真空期”。以前过度依赖P7系列的弊端显现出来了,要是一直没有新的爆款,可就得警惕“爆款断档”的风险了。
从整个行业来看,淘汰赛在加速。像哪吒、威马这些二线品牌,周销不足5000台。但它们背靠360、百度等巨头,“生态协同”的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纯车企得好好想想,是打造自己的“技术护城河”,还是来个“跨界联名”,给自己找条新出路。
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买车也有点纠结。市场上品牌这么多,车型这么杂,持币观望的情绪越来越浓。大家现在更关注“车企长期主义”,是押注单一爆款,还是选择“集团背书”的稳定售后,成了购车新考量。比如说,你是愿意买一个刚冒出来的新品牌,还是更倾向于选择有多个品牌支撑、售后更有保障的集团旗下产品呢?
我自己觉得,不管是哪种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车企们在前面激烈竞争,消费者反而能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家人们,你们更看好哪个品牌接下来的表现呢?是继续稳坐老大的比亚迪,还是上演反弹好戏的特斯拉,亦或是在新势力混战中各显神通的理想、零跑、问界、小米,还有玩起“集团化作战”的吉利、长安、蔚来系?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全部评论 (0)